三峡首达175米蓄水位 或能拦截千年一遇大洪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三峡首达175米蓄水位 或能拦截千年一遇大洪水

2010年10月26日 10:5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6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首次成功蓄水至175米水位,这意味着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通航、补水等综合效益开始全面发挥。

  26日上午9时,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在三峡坝顶宣布:“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成功蓄至175米!”现场欢声雷动。记者看到,三峡大坝巍峨矗立,上有高峡白云环绕,平湖宏伟壮阔。

  此时的三峡水面分外平静。远处凤凰山上的“175米”标尺,随着水面涟漪荡漾,时不时被水漫过。

  这是三峡工程建设运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整个工程及水库将接受高水位的全面检验,工程自此开始步入正常运行期、全面收获期。

  “这就好比是三峡工程的‘成人礼’,因为只有当水位达到175米海拔高程时,三峡工程才能进入‘额定工况’,其防洪、发电、航运、补水等综合效益才能完全发挥。”曹广晶说。

  同时,在试验性蓄水过程中以及175米水位条件下,相关部门可对枢纽建筑物、电站机组、库区泥沙淤积情况,以及水质、地质变化等方面进行系统监测和实证研究,从而确认实际情况是否与工程设计相符。

  从1992年三峡工程开始动工建设到现在,三峡水库终于如愿蓄至175米水位。为达到这个最初设计的高度,三峡曾经于2008年、2009年两次试验蓄水至175米,但由于天气、生态等各种因素,均没能达成“冲顶”目标。

  今年9月10日,三峡工程进行第三次175米试验性蓄水。据三峡集团公司介绍,这次175米蓄水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起蓄时间有所提前,起蓄水位也比前两次高出约15米,达到160.2米,有利于解决水量不足的问题。

  由于蓄水初期是新库岸的不稳定期和再造期,也是隐性地质灾害的集中释放期,经过前些年的蓄水泄水,两岸地质状况已逐渐适应稳定下来,为顺利蓄水创造了较好条件。另外,今年汛后长江上游来水形势也较好,平均流量在1万立方米/秒以上,为本次蓄水175米提供了保障。

  曹广晶表示,175米的高水位对于三峡枢纽建筑物来说是一个考验,但他对此“很放心”;枢纽设备、电站机组、大坝闸门、三峡船闸首次在175米条件下运行,也是考验,但这些考验“不是特别严峻”。此外,库区泥沙淤积情况也是工程接受检验的主要内容,但情况比预期好。

  据介绍,试验性蓄水到目前为止,三峡枢纽建筑物变形、渗流、应力应变等均符合规律,三峡水库坡岸地质状况整体稳定,入库泥沙趋势性减少,长江干、支流水质无明显变化,长江流域防洪形势平稳,三峡电站运行正常高效,航运态势持续向好。

  记者了解到,三峡水库高水位持续时间约2个月,之后,水库水位将根据上游来水情况及下游航运、供水等需求逐步消落。明年汛前,水库将消落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以腾出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

  据三峡集团公司介绍,水库水位达到175米后,三峡将成为一座江深水阔的峡谷型水库,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可一次性拦洪221.5亿立方米。长江最险处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使出现千年一遇洪水,辅助采取分洪措施,可避免长江下游遭受毁灭性洪灾。中华民族长江安澜的百年梦想得以实现。巨大的库容,也使工程可以发挥更大的补水抗旱作用。

  与此同时,三峡发电机组将在最高水位下发挥出最大效益,水库水位从156米上升到175米,三峡电站每年可多发电100多亿千瓦时,三峡工程的发电能力和调峰能力将更加强大。另外,水位到达175米后,库区航道将延伸150多公里,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大量碍航礁石将被淹没,险滩消失,长江通航条件将得到根本性改善,货船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原来的5倍,航运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以上。

  三峡按设计标准进行175米高水位蓄水,不仅仅是为了让三峡工程发挥最佳效益。更重要的是,对三峡大坝、发电机组、通航建筑物、库区地质、库岸堤防等各项设施的安全性能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曹广晶说,“不蓄到175米,不能全面发挥三峡工程的效益,好多问题也无法检验。在试验性蓄水中观测、研究,验证其方方面面与原设计是否相符,找出对策,这样有助于实证分析研究,便于工程早日进入正常运行期。”(记者 刘紫凌 吴植 冯国栋)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