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公布,因诗集《向往温暖》获奖的湖北官员诗人车延高在网络上成为话题人物。他的两首旧作《徐帆》和《刘亦菲》被网友们翻出,被批这两首诗不像诗,更像是在写作中不停按下回车键的成品,更被命名为“羊羔体”,与诗人赵丽华的“梨花体”并称。车延高本人则表示,只看一两首诗很难看出作者风格,对于批评和质疑都不反对,但希望大家能瞄得准一些,击中要害。
诗歌是什么?“羊羔体”之下,众多网友认为,诗歌成了“更像是在写作中不停按下回车键的成品”,而在带上“鲁迅文学奖”的帽子之后,湖北官员诗人车延高成了进入公众舆论的“羊羔体”开创者。对此,该如何审视?
这很自然让公众想到了“梨花体”,甚至可以说,二者有着如出一辙的逻辑,并且,都是被媒体制造出来的“诗歌事件”。但是,引起舆论的注意却与诗歌本身的弊病有关,与主流诗歌的缺席和公众对诗歌精神的丧失不满有关。“羊羔体”和“梨花体”都有着过于浅显、直白的表述,过于口语化的形式,并且选材、立意的随意性和构思的粗糙都是明显可见的。这不仅违背了诗的特点,失去了诗的本色,亵渎了诗歌的美感。应该承认,网友对“羊羔体”的诟病是出于对无意义、简单化、口水化诗歌的不满,其中固然有解构和游戏的成分,但主要的还是抗议和嘲讽。正因为如此,在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并不是网友闲极无聊,故意寻衅滋事,恶意颠覆,而实在是诗歌自身出了问题,并且是这种调侃实实在在地产生了众多的共鸣。
进一步说,“羊羔体”的出现与诗歌底线一再降低和诗歌内部缺乏纠偏力量有关。白话不是诗歌,诗歌也不是“回车键”的产物,而正是诗歌底线被当今的许多诗人随意逾越,才导致了当今诗歌愈益庸俗化和粗鄙化。因此,与其说“羊羔体”是网友的“恶搞”,不如说诗人自己的恶搞,因为诗人们恶搞诗歌在前,网友恶搞诗人在后,后者倒是有某种“拨乱反正”的意味在内。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对“羊羔体”关注之下,隐藏着社会对更为健康与合理的诗歌状况的呼唤和诉求,显示了一定的反抗性,固然其中有恶作剧和跟风的成分,但出发点并没有太大问题。
“羊羔体”之所以成为诗歌事件,有两个原因不能忽视,一是极端化、非正常的事件能够引起大众的兴趣,而且能为媒体带来眼球效应,二是有普通公众对精英文化、高雅文化进行世俗化改造乃至“看笑话”的味道在内。一句话,本应具有文化内涵的诗歌事件,在大众文化之下,成了毫无内涵、荒唐可笑的娱乐事件。
对此,社会尤其是诗人理应作出反思,而不是用“风格”来回应。诗人应是时代的良心,需要站到流行价值的反面,看到时代潮流背后存在的病症和危机,发出大众应该听到但没有人说出的声音。即使是在人群中,诗人也应该是独立的、与众不同的、有创造性的,否则“诗人”这个称谓便是可疑的。在一个普遍追求快的时代,“诗歌是一种慢”(臧棣语),在一个普遍狂热的时代,诗人应该保持清醒、冷静。正是这种欠缺,才导致了“羊羔体”等怪象。
诗是什么?诗在哪里?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应直面的问题,而诗歌不应向现实献媚争宠、投怀送抱是必然选择,只有做到这点,才能避免下一个“羊羔体”再现。
“羊羔体”之下,我们只见官员不见诗人,而正视“羊羔体”背后的消费和亵渎姿态,则是一种必须!否则,会有更多的“羊羔体”出现。 □朱四倍
参与互动(0) | 【编辑:邓永胜】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