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人口普查大幕将启 普查员面临“入户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第六次人口普查大幕将启 普查员面临“入户难”(2)

2010年10月22日 09:43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入户普查有多难?本报记者亲历其中甘苦

  普查员,累人的活

  咚咚咚,“包大姐,开开门,人口普查啦!”10月16日,我走进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十五家园社区,跟着人口普查普查员兼指导员吴根弟大姐,挨家挨户去敲门。

  敲门做啥?就是请居民填写两张表——《户主姓名底册》和《杭州市户籍人口市内流动情况记录表》,为2010年11月1日零时正式启动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做好清查摸底。

  今年普查更细致

  尽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但准备工作早就启动了。为了做好准备工作,确保第六次人口普查顺利进行,杭州还采取了综合试点的办法。

  这次我去的十五家园,就是杭州市下城区的人口普查试点社区。试点期间,长庆街道人普办负责人小楼天天往十五家园跑,经常忙到晚上九十点。她说,十五家园人员情况比较复杂。

  据了解,十五家园社区居民,大部分是丝织厂等工厂的退休工人,老年人居多。另外,还有约1/3是外来租客,大多数是在丝绸城里做生意的商人,还有部分是在附近楼宇上班的小年轻。

  吴大姐当社工整整13年了,据说超过十年工龄的社工,整个长庆街道现在也只有三个人。十年前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像吴大姐这样的年轻社区居委会干部就是主力。“那次我跑了几百户人家。”

  尽管是“老手”,吴大姐却感叹,人口普查工作比十年前更细致。原来,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吴大姐只要按照公安提供的户口信息,对户口在本社区的住户上门进行清查摸底就行了。

  “这次,不管户口在不在本社区,只要人住在这里,都要进行登记。”另外,除了登记信息要手工正确编码,还要进行电脑录入。吴大姐嘲笑自己动作慢,难免要在电脑上花很多时间。

  一户也不能漏

  接到电话说我要去采访,跟着她做回普查员,吴大姐特地交代:“不要太早过来,太早了老人家在外面锻炼身体,年轻伢儿还在睡觉。难得休息天,就让他们睡个好觉吧。”因此,我们约好上午九点半在社区服务中心见面。

  见面时,小楼也在。她跟我说,本来也考虑外聘大学生来做人口普查,但仔细想想,要进居民家收集信息,最关键的是敲开人家的门。“但年轻大学生上门,经常会被当成上门推销的。”小楼说,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这次人口普查的骨干力量还是社区干部。

  不过,我跟吴大姐走访了100多户人家,基本没遇到不肯开门的情况。她说:“基础和观察很重要。”吴大姐说的基础,当然是指她平日在十五家园社区工作。居民看见她这张熟悉的面孔,自然也很放心。观察,就是要平时多留意,这户人家的作息时间如何,找个恰当的时间上门。

  “就算是平日相熟的居民,也要挑好时间,或打电话预约。我一般下午5时左右出发,晚上8点多回来。太晚了不好,老人家要早睡的,白天去有些上班族家庭根本没人。”对吴大姐来说,老人家庭和一般上班族家庭,都是比较好“对付”的,麻烦的就是租住在这里的商人和上夜班的年轻人。

  吴大姐说,为了抓住这些商人的空闲时间,她真是费尽了心思,有时甚至算好时间,到楼道入口等他们回来,然后一起进屋登记信息。

  对于上夜班的年轻人,吴大姐一般就下午三点左右,掐着他们起床之后、出门之前的时间去。“都是外地人居多,基本还是愿意拿出身份证来配合登记的。”

  一天最多跑十来户

  “你说要来,我特意留了最后五户等你,要不昨天就跑完了。”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吴大姐带上我出门了。出门前,她不忘从包里拿出证件挂在脖子上,还整理了下仪容。

  按照计划,先要到15幢陈家,不巧的是,我们去时陈家人刚好出去买菜了。楼下居民说:“你等等,马上就会来的。”不过为了充分利用好时间,吴大姐还是带着我去下一家了。

  走到19幢时,在楼下碰到了方师傅。吴大姐笑着问道:“方师傅,人口普查,上你家坐坐好不?看看户籍本和身份证,蛮快的。”方师傅很热情地说:“人口普查总是要配合的,欢迎欢迎。”

  进去之后,吴大姐立即拿出户籍本仔细询问,将信息用铅笔登记在《户主姓名底册》上。为什么用铅笔?我随口问道。“信息有时会登错,有时会发生变化,用铅笔做最好,方便改动。”吴大姐解释道。

  方师傅家就住着他和老伴,户口也都在这里。女儿嫁出后,户口也迁出了。“这是典型的人户一致家庭,算是最好清查摸底的。”整个过程花了5分钟。

  下一户开门的是位个子不高但很精神的老太太,叫包桂仙。

  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虽然不大但挺亮堂。客厅墙壁上挂着一张肖像,吴大姐说这是包奶奶已过世的丈夫,如今包奶奶一个人住。

  不过包奶奶递出来的户口簿,上面却写着是九莲新村的地址。原来,考虑到后代教育和学区划分,儿子媳妇和包奶奶互换了户口。也就是说,包奶奶虽住在这里,但户口却在儿子家的九莲新村。而儿子、媳妇和女儿、外孙的户口虽在这里,人却住在杭州其他小区。

  在填写好《户主姓名底册》后,吴大姐拿出《杭州市户籍人口市内流动情况记录表》,将包奶奶和其余四人的户籍信息填上。

  我说今天很顺利啊。吴大姐说,是的,有时顺利的话一天能跑十七八户,但不顺利时就只能跑三四户。这100多户,她用了十几天时间跑完的。

  我承诺为你保密

  吴大姐说,一般家庭只要做“短表”就可以了,头痛的是做“长表”。我后来从小楼那里了解到,像吴大姐这样的指导员,除了要负责指导四个普查员的普查工作,审核他们做的“短表”,还要随机抽取10%住户做“长表”。

  与“短表”相比,“长表”要填写的内容更具体。像是,烧饭是用什么燃料,煤炭还是天然气;有没有厨房、厕所,有几只抽水马桶;户口为什么要外迁,迁出多久了;两人同居是已婚还是未婚,婚姻状况如何;从事什么职业,月收入多少……

  吴大姐说,像有多少只抽水马桶这样的小事,有时全凭眼力。但问起婚姻状况这些较隐私的问题,总是有点尴尬的。“也许住户已离婚,但就不想让人家知道。”

  在走访最后一户家庭时,户主在吴大姐耳朵边轻语了几句。原来,户口本上写着婆婆也是住在这里的,但实际上婆婆并不在家。“她婆婆送去敬老院住了,但她不想小区其他人知道,怕人家说是非。”

  吴大姐说,作为指导员、普查员,他们上岗前还与下城区签订了保密协议,上面规定他们因工作接触、保管、使用甲方的人口资料,不能通过任何途径泄露给第三方。而11月1日正式启动入户登记时,他们还要与普查对象签订协议,承诺住户提供的身份资料不会被泄露。

  “我想这是很基本的要求。”吴大姐说,比起十年前,居民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强多了。因此,每次吴大姐离开时都会同受访者说一句:“你放心,今天我们的调查内容都不会外泄的。”

  普查中的那些事儿

  杭州:

  懂外语的社工来帮忙

  杭州在这次人口普查中,用的多是老面孔——社区干部。据说,这么做可以保证大部分居民家的门,都能被顺利敲开。

  但今年老外也列入普查对象,社工大妈就吃不消访问了。长庆街道人普办负责人楼旭女说,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王马社区,里面住了七八十个外国人。大部分讲英语,还有讲日语、阿拉伯语的。 “好在现在社工队伍里有许多大学生,有些还是专业英语六级、八级的高材生,这回就派上用场了。”年轻社工一起上门,使普查顺利进行。

  记者 邓国芳

  绍兴:

  查出“蹭户口”的

  “这房子我们住了20年,居然还有别人的户名,真是不可思议。”令绍兴邱女士感到诧异的是,一个叫金友来的户名在2004年迁到了这个地址,并和她共享同一个房产权长达六年。

  在近期人口普查的时候,社区普查员已发现了这一情况。后经核实,原来是金先生当初申请房产证时填错了地址,后来迁入户口时,又将错就错,才出此状况。

  据《绍兴商报》

  温州:

  引发“DNA鉴定热”

  温州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是经浙江省司法厅核准登记,提供正规亲子鉴定服务的机构。第六次人口普查开始以来,这里比平日热闹了许多。

  据了解,今年我国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明确对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要及时登记落户,普查信息将不作为行政处罚依据,这成为此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一大亮点。对于那些无出生证明的超生、非婚生子,申报户口时,提供其父亲或母亲的申请报告、户口簿、具有《司法鉴定许可证》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书以及无出生证的说明等材料予以办理。而对于不是从民政福利机构抱养的孩子,要想给孩子落户也需做DNA鉴定,此举为避免超生家庭谎称孩子为抱养,以逃避计生处罚。以上两点原因,虽然花费不菲,但为了落户,很多人都去做DNA鉴定。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