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按计划10月2日凌晨嫦娥二号将完成第一次地月成像。
记者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刚刚得到确认,就在10月2日凌晨3时39分钟左右,嫦娥二号卫星用自己身上携带的一部监视相机对准地球,拍下了太空中地球的倩影,这是它的第一幅摄影作品。
可能很多人很想第一时间看到嫦娥二号的这幅摄影作品,但是目前数据量太大,距离太远,还没有办法实时传送。
据新华社电 随着嫦娥二号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
作为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
把这一“探路先锋”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零星细雨中起飞约25分钟后,火箭把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直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
发射后100多个小时后,这颗卫星将抵达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附近。经过3次近月制动,卫星将建立起距月球100公里的圆轨道。
在这个比嫦娥一号工作轨道低了100公里的高度上,搭载在卫星上的7种有效载荷,将帮助嫦娥二号实现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等4大科学目标。
在轨工作期间,卫星还将降至15公里高度,对嫦娥三号备选着陆区进行拍摄。图像的成功传回,将成为嫦娥二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的重要标志。
嫦娥二号任务总经费投入约为9亿元人民币,卫星在轨工作设计寿命是半年。
“如果说嫦娥一号开启了我国的深空探测,嫦娥二号就是为‘软着陆’和更远的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基础。”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为3个阶段实施。继嫦娥一号完成以“绕”为目标的一期任务后,嫦娥二号、三号、四号将共同组成以“落”为目标的二期工程。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揭示嫦娥二号的重大意义——
搭起从绕月到落月的桥梁
与三年前首次奔月的嫦娥一号一样,嫦娥二号依然是一颗绕月探测卫星;然而,嫦娥二号绝非嫦娥一号的简单重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未来的嫦娥三号实现“落月”充当先导,这才是嫦娥二号的历史使命。
作为“绕月”与“落月”的桥梁,嫦娥二号将带给人们哪些惊喜?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为我们揭开秘密。
“二号”探路“三号”着陆
问:与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任务有何不同?
吴伟仁(以下简称吴):二号工程有四个特点:快、近、精、多。
“快”就是时间快了,嫦娥一号用了近14天时间才进入工作轨道,嫦娥二号7天以内就可以做到;“近”就是环月的轨道变了,嫦娥一号是200公里,而嫦娥二号是100公里,另外嫦娥二号还要进行15公里降轨,也就是卫星离月面最近距离只有15公里;“精”就是测量的精度高了,CCD相机对月成像在100公里的时候分辨率优于10米,在15公里的时候达到1.5米,这比嫦娥一号相机120米的分辨率提高了很多;“多”就是试验项目多,包括X频段深空探测试验和一些相机的试验。
问:嫦娥二号是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先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吴:第一,嫦娥二号这次是走直接奔月的轨道,以后嫦娥三号也要走这个轨道;第二,100公里环月技术、15公里降轨技术,也是在为嫦娥三号做准备;第三,我们要对嫦娥三号拟着陆的虹湾地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问:嫦娥二号哪些设备是新建的?
吴:新建的不少,比如技术试验系统、X频段测控系统、CCD相机等。
意义在于直奔月球
问:这次运载火箭要直接把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
吴:这是嫦娥二号的一大创新。打个比方,嫦娥一号是我们的大姑娘,大姑娘远嫁月球,先围着娘家绕了三圈,走了14天才到月球。嫦娥二号是二姑娘,也要远嫁月球,我们希望她能够走捷径,不再绕了,直接进入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这样一方面节省了火箭的推进剂,另一方面可以留出时间在月亮上做更多的试验。
问:嫦娥二号环月轨道的高度从嫦娥一号的200公里降到了100公里,这里面的难度是什么?
吴:月球上的高山和沟谷与地球大体相似。地球上有珠穆朗玛峰,有很深的海底。月亮上也差不多,按月平面算的话,有10公里的高山,也有10公里左右的沟谷。环月轨道降到100公里,对卫星控制技术和测控技术的要求更高了,因为你弄不好就可能撞到月球上去。
问:嫦娥二号的研制是独立自主的还是借鉴了国外一些现有的技术成果?
吴:探月工程是一项和平利用太空的事业,我们希望和有关国家和国际同行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
我们在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上也开展了一些国际合作。比如在测控方面,欧洲航天局给了我们一些支持,我们利用他们的一些航天站来作为我们的备份,延长了我们的测控时间。而我们的科学数据也免费提供给他们,实现资源共享。
十年之后国人登月
问:嫦娥二号之后,探月工程还有哪些规划?
吴:二期工程一共有三次任务,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三号和四号处于初样研制阶段,现在正在推进,估计2013年前后,我们能够在月面实现软着陆,而且在月面释放出月球车。二期工程之后,我们还要实施三期工程。三期工程目标是要进行无人采样返回,计划大致在2020年之前完成这项工程。
问: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人什么时候能登上月球?
吴:这个必须按步骤走。探月阶段我们制定了“绕、落、回”三步走方案,如果这三步都能顺利实施,那么就具备了人上月球的基本条件,估计是在2020年以后了。
问:在月球探测成功以后,还有探测其他星球的计划吗?
吴:我们首先把探月工程搞好。在此基础上,它的一些技术,比如火箭技术、探测技术、控制技术,也可以用到其他星体探测上。在不远的将来,探测火星、金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这两个星球离地球最近。然后,我们可以再延伸到太阳系的其他星球。
问:与其他国家比较,现在我国的探月技术大概处于什么水平?
吴:我们是本世纪初才开始起步的,比美国、前苏联晚了50年。当然,虽然我国起步晚,但起点比较高。
在现在的第二轮探月高潮中,印度和日本都比我们起步早。日本上世纪90年代就发射了“羽衣号”探测器,印度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探月,但总体看,我们的技术跟日本、印度各有千秋。 据新华社电
参与互动(0) | 【编辑:刘羡】 |
相关新闻: |
专题:嫦娥二号发射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