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日电 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部长赵小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嫦娥二号”整个研制过程坚持严格质量控制管理,以确保奔月成功。
记者:集团公司是如何调动各系统协同,以保障“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的?
赵小津: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嫦娥二号”任务风险性非常大,影响性也很大,人们的关注度也很高。集团公司对于“嫦娥二号”研制任务高度重视,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中就把“嫦娥二号”任务作为宇航型号任务的重中之重来对待,要求研制队伍提高认识,明确此次任务高度的政治意义,对探月工程领导小组提出“四保”要求,即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保成功,要求“嫦娥二号”的广大科研人员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提高零缺陷意识,用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更严、更慎、更细、更实地完成任务。
二、调动资源、充分保障。考虑到“嫦娥二号”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集团公司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从队伍建设、经费、试验条件等方面都给予充分保障。集团公司在“嫦娥一号”队伍基础上充实年轻骨干,同时保留有经验的老同志,使队伍更加强大,也为后续的深空探测等任务培养了年轻的队伍,充实后备力量。试验条件方面,集团公司一方面加强了“嫦娥二号”专用的地面试验设备建设;另一方面,对于公用试验设备,集团公司也是优先保障“嫦娥二号”试验任务的完成。计划安排方面,“嫦娥二号”任务在发射场的时间延长到80天,让发射场工作能够做得更加充分和扎实,确保任务的圆满成功。
三、识别风险,加强控制。“嫦娥二号”任务风险非常大,作为探月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要飞到距离月球15公里的地方选点、勘探等,技术要求很高,难度很大。针对这一情况,集团公司要求发射队伍从发射起到最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风险点逐一列出,每个风险点都必有预案,并邀请专家把关,识别控制风险点,同时强化以数据包为核心的过程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
记者:从集团公司层面的高度来看,“嫦娥二号”质量控制和工程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做法,取得了哪些有益成果?
赵小津:一、严格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既有继承又会有新的变化,对于一些成熟的东西要严格控制,不能随便改动。同时对于状态的变化一定要了解清楚,而且一定要通过地面试验进行充分的验证。出现问题往往跟技术状态控制不严格、随意更改,对使用环境、使用条件都不了解有关。技术状态控制是宇航产品从设计到整个研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技术状态控制好了,往往就成功一半了。
二、地面验证充分。对于“嫦娥二号”来说,每一种工况,每一种环境条件,地面都要做充分的试验进行验证,试验条件受限,我们就做仿真。这也是“嫦娥二号”任务做的比较成功的原因之一。
三、故障预案周详。“嫦娥二号”任务具有高风险性,对于每一个风险可能出现的问题,集团公司都要求发射试验队做好周详的故障应对策略,事先制定完备的预案,同时在地面进行验证或是仿真实验,以确保发射任务的万无一失。
四、产品过程可控。我们强调以数据包为核心的产品过程控制,所有产品的研制和使用都要有过程、有记录,进行表格化管理。产品质量的优劣,不是单凭嘴上说说,而是以数据为依据,通过数据的横向比对和纵向比对来判断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好坏,通过数据包控制来确保产品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
记者:后期的探月工程会有哪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赵小津:对于后期的探月工程乃至深空探测而言,集团公司首先会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对于深空探测来说,包括嫦娥落月、返回等关键技术攻关非常重要,目前我们已经梳理出很多关键技术,并开始在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有的是通过国家支持进行攻关,有的则是集团公司自主投入进行攻关。另外,我们要牢牢抓好继承和衔接工作。对于好的技术、已经通过验证取得成功的东西,一定要继承下来。航天事业四十多年积累下来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宝贵的财富,在后续的型号任务中要不断继承和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技术衔接和应用。
探月工程不是孤立的,我们还有载人航天,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二代导航等许多重大专项工程和任务。这些工程都要进行和完成一些关键技术的攻关。如何做好关键技术的借鉴和衔接非常重要,比如探月三期的“回”的过程就要借鉴载人航天工程攻克的交会对接和返回技术,并通过这些技术的衔接来实现探月三期的目标。(刘斐)
参与互动(0) | 【编辑:邓永胜】 |
相关新闻: |
专题:嫦娥二号发射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