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原总设计师:相信嫦娥二号会创造更多精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探月工程原总设计师:相信嫦娥二号会创造更多精彩

2010年10月01日 20: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0月1日电 10月1日,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前夕,中国探月工程原总设计师、现高级顾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说:“卫星研制队伍下了不少功夫,我相信他们凭着严谨的工作作风,能够制造出一颗高品质的卫星。”

  嫦娥工程承担任务贴近科研需要

  孙家栋说,中国实施探月工程按照国民经济实际情况,制定了“绕落回”三步走计划。从宏观来看,备受瞩目的嫦娥卫星和其他卫星承担的任务相比,承担的任务有三大特点:一是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建设需要。

  二是验证地面测控等系统的技术水平。举例来说,嫦娥卫星主要飞向距离地面38万公里的月球,就像地面上两个人说话一样,如果距离比较远,声音不够大就会影响通话质量。

  三是质量要求高,由于是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附近完成相关任务,这就对卫星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美国早于我们在很多年就实现了“登月”,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科学家依然需要用第一手的资料来进行科学研究。“从这点来看,中国实施探月工程,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探月工程要成为“科学家的眼睛和手”

  孙家栋表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证明了人类“探知未来”的能力,更成为了人类实现梦想的“载体”。中国航天将来要走向太阳系的任何一个星球,为科学家提供探测平台。这就像“科学家的眼睛和手”,能够为科学家探索世界很有帮助。嫦娥一号卫星拿到的月球数据,比以往其他国家提供的数据都要新和全,为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数据,这就证明了探月工程的价值。

  嫦娥二号依然秉持“质量为王”

  孙家栋介绍,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嫦娥二号最终选择了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为基础平台,并在备份星的基础上进行载荷和技术的适应性改造。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卫星”比“造卫星”更需要严密的系统工程思维和总体思想。

  中国航天发展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为先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传奇人物”,孙家栋参与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卫星的研制,也参与了21世纪备受瞩目的“月球探测工程”。他丰富的卫星研制经验和工程管理经验,让他面对中国航天的发展,更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

  孙家栋说,从1970年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21世纪的载人航天工程和月球探测工程,中国航天走出了一条非常成功的、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这得力于中国航天的大力协同、自主创新和实事求是的发展思路。中国航天起步之初,要重点解决国家发展需要的问题,先发展有实用价值的卫星。遥感卫星、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制的。在满足了基本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中国航天才开始进行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活动。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发展航天,是建立在国情的基础上,主要目的还是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中国卫星研制水平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中国航天经过飞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卫星的技术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卫星发射是一个严密的综合工程,卫星上天后,要独立生存并完成好赋予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系统的协调和配合。目前,中国的卫星技术水平已经处于前沿,但是与世界上一流技术相比,在世界航天追求“成功率和稳定性”的现在,中国卫星的研制水平依然有较大上升空间。

  发射时最愿意听到“正常”二字

  谈到自己最关注“嫦娥二号”任务的哪几个“看点”,孙家栋表示最让他牵挂的是两个时刻:一是点火时,二是着陆到距离月球15公里处。“准时发射,体现了一个国家航天的整体水平。五大系统的精密操作才能换来精确发射,那真是看不见的千军万马啊。”孙家栋告诉记者,点火后,最让他“钟情”的是听到“正常”二字,这意味着备受瞩目的卫星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谈到此次任务,孙家栋说让他最紧张的是“卫星落在距离月球15公里处”,“这是卫星第一次距离月球那么近,既要定点准确,同时又不能触碰到月球,这体现了中国航天的实力。这一幕让我非常期待。”(黄希)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