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场系统:“亚洲第一塔”获30余项技术改造
“由于嫦娥二号要直飞月球,推力要大。故与嫦娥一号选择‘一塔制’的3号发射工位不同,嫦娥二号将选择‘两塔制’的2号工位进行发射。”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周凤广介绍说。
所谓“两塔制”,包括脐带塔固定和勤务塔移动。周凤广介绍说,看似简单的位置变化,带来的却是一连串新的技术挑战。为确保已使用20多年的2号工位胜任此次发射任务,工作人员对其开展了发射塔大封闭空调系统、常规加注系统等30余项技术改造,仅完成的设计施工图纸就达600多张。
嫦娥二号发射窗口的变化,也对发射场系统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周凤广说,与嫦娥一号多次变轨奔月不同,嫦娥二号将直接飞向月球,因而发射窗口的限制更多、可选择时段更少。“嫦娥一号发射窗口设计周期是1个月,嫦娥二号窗口周期则是半年。如错过今年10月的发射时机,就只能等到明年4月了。”
为确保万无一失,工作人员严把测试数据关、质量归零关、数据复核关和阶段评审关,系统梳理完善了需重点关注的关键设备和应急预案,力争确保每一项设备都能“健康上岗”。
“我们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发射以液氧液氢做推进剂的低温发动机的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孙保卫说。
液氢是长三丙火箭第三级的燃烧剂,对于推送嫦娥二号卫星准确入轨非常关键。
低温推进剂需在火箭发射前8小时开始加注。首先是加注液氧,在发射前5小时开始加注液氢,大约到发射前3小时可以加注到预定位置。由于低温推进剂很容易蒸发,因而此后还需不断补充。
发射前3小时,工作人员将为火箭做全面检查。发射前80分钟,对整个火箭系统进行加电测试,一直到发射前半小时。当所有的系统都检查过后,发动机将进行预冷排放,并提前冷却三级发动机。此后,工作人员将通过信号遥测监视各系统工作状态,到发射前1分钟,火箭已经做好全部准备,断开同地面所有的连接,点火即可起飞。
孙保卫介绍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现拥有2座现代化的发射工位。3号发射工位于上世纪80年代初建成投入使用,先后创造了首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卫星和国际商业卫星三个第一,被誉为“功勋塔”,2006年进行重建、2007年10月承担了嫦娥一号发射任务;2号发射工位于1990年建成,可以全天候对火箭、卫星进行测试,被誉为“亚洲第一塔”。
为具备执行高密度任务的能力,近年来该中心新建了卫星测试厂房、测发远控楼和西昌指控大厅,大规模改造2号、3号发射工位,建成覆盖五大系统的C3I系统,试验任务IP专网网速达到万兆并覆盖所有参试岗位,中心信息化建设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目前,该中心可同时对3颗卫星、2枚火箭实施并行测试,年发射能力达到10至12发。
参与互动(0) | 【编辑:邓永胜】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