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就钓鱼岛撞船事件等答问(实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外交部发言人就钓鱼岛撞船事件等答问(实录)

2010年09月09日 18: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9月9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姜瑜9日举行例行记者会,就日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冲撞中国渔船事件等回答了记者提问。答问全文如下:

  姜瑜:各位下午好!记者会开始,现在我愿意回答各位的提问。

  问:有关钓鱼岛撞船事,中国渔船船长被拘后,中方明确要求日方放人,但是日方态度似乎比较强硬。中国政府下一步会有什么具体措施?另外,缅甸将于十一月份举行大选,但是据报道现在中缅边境局势好像有些紧张,中方希望缅方在维护边境局势上做出哪些努力?

  答: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方对在该岛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适用日本国内法是荒唐、非法和无效的,中方决不接受。当务之急是日方立即无条件放人放船,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

  关于缅甸问题,缅甸和发委主席丹瑞率领的代表团正在中国进行访问。昨天胡锦涛主席与他进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都表示要共同努力,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秩序,认为这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缅甸大选是缅甸内部事务。缅甸顺利举行大选符合缅甸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中方尊重缅甸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希望缅甸大选能顺利举行,不断推进民主与发展。

  问:钓鱼岛撞船事故会不会影响到今后的中日关系以及中日东海共同开发问题的对话?

  答:领土主权争议高度敏感,处理不当,将对中日关系大局造成严重冲击。日方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问:昨天外交部网站发布消息,提醒海外的中国公民注意安全。这条提醒背后有什么样的考虑,外交部将采取哪些领保举措?

  答:大家可能知道,近期在个别地区,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出现了个别的袭击、绑架事件。我们对此高度重视,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启动了应急机制,迅速、有效地与有关方面协调、妥善解决问题。我们发布这条消息,就是要提醒中国公民在海外留意身边的安全状况,提高防范意识,确保安全。

  问: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后,一些民间保钓人士表示将前往钓鱼岛宣示主权,请问中国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保护他们的安全?另外,请介绍菲律宾人质事件最新进展及中菲双方沟通情况。

  答: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船和渔民的行为已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应,希望日方正视事态的严重性,立即无条件放人放船,避免事态恶化升级。

  在钓鱼岛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政府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与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中日双方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争议是客观事实,我们主张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妥善解决问题。

  第二个问题,目前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菲双方保持着密切沟通。当务之急是菲方对事件进行全面、公正、彻底的调查,尽快把事件调查清楚,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问: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已三天,请问中方在什么情况下会作出“进一步反应”?

  答:近几日,中国外交部和驻日本大使馆已多次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对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扣留中国渔船和渔民提出强烈抗议。我们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并且确保中国渔民的安全。中国驻日使领馆已经派工作组探望了有关渔民。目前他们是安全的,身体状况良好,也向家人报了平安。

  问:据报道,中方已派出渔政执法船前往钓鱼岛,请证实。这是否与撞船事件有关?

  答:中方已经派遣渔政执法船前往相关海域,这是根据中国的有关法律开展渔业管理活动,目的是维护相关海域的渔业生产秩序,保护中国渔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问:中国向钓鱼岛海域派出渔政执法船是因为钓鱼岛撞船事件,还是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

  答:具体的情况请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

  问:韩国方面近日警告称,朝鲜拥有核武器将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核“多米诺”效应。你对此有何评论?第二,关于韩国对伊朗实施新制裁有何评论?

  答:我没有看到你说的这个情况。中方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这一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不赞成对伊朗实施单方面制裁,希望有关方面坚持外交解决方向,通过对话与谈判寻求伊核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问:日本政府近日称,中国购买日本国债刺激了日元升值,日方将就此与中方沟通,请证实。

  答:你的问题不属于我们主管范畴。但我可原则回答你,中国的外汇管理一直本着“安全、流动、保值、增值”的原则,实行多元化战略,购买哪国国债会根据需要做出决定。

  你可以向相关金融部门去了解具体情况。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