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灾未必多难——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减少灾害损失是大有作为的。我们要学会防灾而不仅仅是抗灾,加强减灾而不仅仅是救灾,这就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科学态度
“舟曲之殇能否避免?”舟曲灾害发生后,一位网友发问。
一周之后,四川绵竹的清平乡回答了这个问题。
8月12日16时33分,清平乡接到预警信息:未来48小时内有暴雨天气过程。不到5分钟,这个消息也传遍了绵竹市21个乡镇。
当晚,暴雨如注。许多村民都已熄灯入睡,清平乡党委、政府及各村的办公室却亮如白昼,电话铃此起彼伏,所有干部及民警再次接到通知,要求随时待命。
自接到暴雨预警后,全乡11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便进入了全天候监测状态,于是每一条水沟边、悬崖处,都盯着一双警惕的眼睛。
雨越下越大。临近午夜,各监控点传回消息,随时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一级预案启动了。待命的38名工作人员分成4组,敲锣,拉响警笛警报,用扩音器不断喊话撤离村民。对于只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乡干部们则挨家挨户地敲门排查。
“天上下着暴雨,四周啥都看不到,我们顺着平时演练过的逃生路线,朝安全地方跑,躲过了泥石流。”圆包村8组村民谢明邦回忆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这条逃生路,谢明邦一家至少走过两次。在汛期来临之前,乡上分批组织几个村开展紧急撤离演练,为村民们划出了一条紧急逃生路线。当时,谢明邦觉得是干部们瞎操心,结果在危急关头救了他全家人的命。
13日凌晨,600多万立方米的泥石流,从狭长的山谷倾泻而下,袭击了人去楼空的清平乡——5400多名清平群众早已安全转移。
我们想到了近来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等灾难。如果灾难发生前,就启动预警机制;如果暴雨如注时,就有忠于守职的警惕眼睛盯着山崖沟谷;如果人们熟知防灾避灾的方法,如果早已准备好了逃生通道……
人类无法消灭自然灾害,但人类却有能力把灾害减低到最小程度。灾害的频发,让人们不断投入更多新的思考——大难并不一定是大灾的必然结果。
经过汶川地震洗礼,清平乡、绵竹市乃至整个四川省在地震后的废墟上学会了“奔跑”——在科学防灾、主动避险方面做足了功课:他们在全省范围内展开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制定转移避险预案,层层落实监测防范责任,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地质灾害联防预警机制,在各地广泛开展应急避险演练。清平乡所在的绵竹市早在今年4月,就开始对全市342个隐患点雨天24小时守候,并储备了足够灾民生活一至两个月的生活物资,全市每一个重建的学校、医院、政府等都有承载应急避险能力……
羚羊因为狮子的存在而更善于奔跑。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山洪泥石流灾害,面对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正是依靠科学有效的预防,四川全省近百万受灾群众与泥石流赛跑,赢得了时间,赢得了生命,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应对自然灾害历史上的又一奇迹。
人们因在灾难中感受切肤之痛而变得聪明起来。灾难锻造了一种方法,培养了一种精神,不是盲目蛮干,而是科学设防、积极避险,并变害为利。
当自然灾害成为常态,我们要会学会科学设防、趋利避害。这样,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才会少些恐惧和无助,多些从容和镇定。
今年暴雨虽多,汛情虽急,灾害虽重,但1998年以来,国家大幅度增加对大江大河治理的投入力度,实施了长江、黄河干堤加固工程和淮河治理19项工程,让大江大河有惊无险。
今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但2001年至今投入20亿元在三峡库区建立的专业监测网络和群测群防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峡库区这个地质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迄今已连续7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这是人类与自然灾害斗争实践反复证明的铁律。然而,现实中,要全面设“防”并不容易。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地方领导在安排任内的财政预算时,看到有一笔钱用来修建避难所,大手一挥:“我看,这笔钱还是先用到别处,避难所在我任期之后再修吧!”
许多防灾减灾专家担心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地方政府“重救灾轻防灾”,认为应急“做好了有政绩”,但在防灾方面却抱有侥幸心理,不肯投入。
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吧:向县级以上有关部门报送水雨情信息的水文测站仅有10294处,而全国水库就有86000多座,平均8座水库轮不到1个;江河流域平均每1万平方公里只有3.3个水文站,西部地区站点稀少,平均每1万平方公里不足1.5个水文站……
“防灾意识淡薄,防灾教育流于形式,不少农村房子盖到断裂带、滑坡体、河道上,县及县以下不少地方设防完全是盲区。”史培军忧心忡忡地说。
再看一看另外一组数据:1949年至2009年,中央和地方共计安排投资1.2万亿元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
胡鞍钢说,减灾意味着增产,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量,就等于增加国内生产总值。防灾减灾不仅更经济,而且更人道。
我们要舍得花现在的钱,买未来的安全。
令人欣慰的是,在自然灾害的一次次冲击中,这朴素的道理正被更多的人进一步领悟。
参与互动(0) | 【编辑:马学玲】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