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成中国外交新亮色 与政府外交互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公共外交成中国外交新亮色 与政府外交互补

2010年09月01日 07:4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月2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公共外交研究中心,这是国内首家专门的校级公共外交研究机构。该中心聘请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担任名誉主任。

  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共外交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发挥公共外交作用。公共外交与政府外交互补,中国外交两翼齐飞。

  “一本杂志”与“一个部门”

  一本杂志的创刊及一个部门的更名,两起事件共同指向同一个词汇——公共外交。

  70岁的赵启正,今年“两会”以来,又有一个新头衔渐为人熟知——杂志总编辑。

  今年“两会”期间,一本浅绿色封面的新刊物,获批成为每位政协委员的参考读物——《公共外交通讯》创刊号(后更名《公共外交季刊》)。总编辑赵启正在创刊词中写到:“推动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正是本刊的宗旨和使命。”

  除这本杂志创刊,引发公众热议“公共外交”外,一个部门的更名,同样促使媒体将话题指向“公共外交”。

  2009年底,外交部新闻司原有“公共外交处”升格为“公共外交办公室”。几字之改,显示了中国外交的重要开拓方向——公共外交。

  在“外交”前加上“公共”的做法,最早源于1965年的美国。近年来,尤其是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渐成世界热词。

  在长期关注和践行公共外交的赵启正看来,公共外交包括政府外交以外的各种对话方式,也包括双方、甚至多方的官方—民间或民间—民间的各种直接交流。它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精英和普通公众三方面,其中政府是主导,社会精英是中坚,普通公众是基础。

  “峰会外交”与“世博外交”

  公共外交,已成中国全方位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

  去年底,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马朝旭表示,公共外交这一新型外交形式,已成为中国全方位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长杨洁篪指出,公共外交是中国外交重要的开拓方向,公共外交现在是应运而生、正逢其时、大有可为。

  近年来,中国设置“外交部开放日”,频频召开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等,日渐重视公共外交。杨洁篪的讲话,提到的“正逢其时、大有可为”,部分地指向上海市今年举办的世博会。

  2010年,中国的“峰会外交”与“世博外交”引人瞩目。前者,如上合组织峰会、G20峰会等,属政府外交。后者,上海世博会则是“中国人民展开‘公共外交’的绝佳机遇”,“可以帮助世界充分全面了解中国,让中国最大程度、最接近真实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公共外交承担着向世界说明中国,帮助国外公众理解真实中国的任务。赵启正撰文说:相信184天的各种交流后,全世界将进一步了解真实的中国……有着5000年灿烂文明但仍需要融入世界发展行列的中国。

  从“孔子学院”到“汉语角外交”

  作为一种外交形式,公共外交在中国早已存在,伴随国力强盛,公共外交形式日渐多样和完善。目前国外的孔子学院已经有了280多所,多种形式的演出及“汉语年”、“中国年”等活动则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展开。近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北京开拍。

  6月1日出版的《公共外交季刊》上,日本侨报社总编辑段跃中撰文,介绍该报社2007年创办汉语角的情况,指出汉语角成为开展对日公共外交的重要窗口和知名品牌,为中国在国外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在国内,每年除近百场例行记者会外,外交部为外国记者组织或协助安排的采访活动越来越多。7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3周年前两天,国防部、外交部等部门组织近两百名中外记者走进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实地采访。

  现在,中国每年出国人次以数千万计,到中国来的外国人也达2000多万,民众间的国际交往盛况空前。如何代表中国形象,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容易接受的形式,有效参与公共外交,不止是官员、媒体等机构的责任,也是公众需要考虑的。陈振凯 宋拖 曹蕾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