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40分报道,今天(25日)距离8月26号特区三十岁生日仅剩一天。深圳往何处去?报端、网络关于深圳现实与未来的讨论正在热烈进行。
全城参与的“深圳最具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正在网络海选,而它的开始,只是一位普通深圳人的一张网络帖子,它号召对探索者精神遗产的纪念与继承,获得了全体深圳市民的共鸣。
与此同时的另一场热议,来自呙中校上周刚刚发表的一篇文章,这个星期已经成了深圳报纸整版讨论的话题。八年前,呙中校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我为伊狂”,以这个网名发表的万言书《深圳,谁把你抛弃》,触发了当年深圳命运的全国大讨论。时隔八年,在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的重要时刻,呙中校再出长文《深圳新三十年,变革力量犹存》,再度引燃深圳人关于城市未来改革空间的深层探讨。
除了理论的思想力和高层的决策力,民间智慧和民间践行的力量同样是深圳能够持续改革前行的重要推动力。三十而立,改革再探路,此时的深圳人又发出怎样的声音?民众的力量又将续写怎样的传奇?
盛夏的深圳,对于网站晚班编辑杨迎仿来说,白天的自由时间让他有更多机会在这个城市感受生活。
杨迎仿:因为我深爱着深圳,深圳的花草树木我每看到一眼都感到很高兴很舒心,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深圳不容纳我,那这一切都不会拥有。
深圳特区三十而立,正是40岁的杨迎仿来到深圳打工的第18年,从打字员到网站编辑,从初中文化到自修大专,杨迎仿的经历在深圳百万打工者中不算突出,但最近,他的另一个名字“为饮涤凡尘”让他成了网络上的红人。他发表在8月1号的帖子《再回忆那些曾令我热血沸腾的口号》,短短几天,点击达到三万次,并最终促成一场“深圳最具影响力十大观念”海选评比。民间力量让这些曾经影响深圳更影响全国的思想动力,再次击鼓传花般广泛蔓延。
带来这样的效果,杨迎仿坦言始料未及,但说到这些从深圳走向全国的口号和观念,他的语气并不平静。
杨迎仿:比方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绝对适用,现在甚至永远都有用。“用我们的双手创造价值”,这也是。“英雄不问出处”,这又是一句口号,我在证券时报,我的学历是最低的,没有谁排斥我,没有谁小看我,这真的是深圳精神。
在深圳,还有一位“草根”不能不提。2002年底,一篇署名“我为伊狂”的一万八千字长文《深圳,谁抛弃了你》发表于网络,激起千层浪,据说深圳90%以上的机关干部都读过这篇轰动一时的文章。改革隐忧,竞争力缺失……时隔八年,作者呙中校仍能清晰回忆起当时的写作情境。
呙中校:当时那种情绪,现在你去酝酿也不可能了,现在文章写得再好也可能很难激起那种广泛的共鸣。当时整个深圳属于一种集体的迷茫情绪,不清楚,又感觉深圳还可以,还不错,又感觉怎么都不如上海,不如一些地方这么有活力。深圳人都有这种情绪,我只不过把它引爆了。
再过一天,深圳经济特区三十岁,呙中校这个名字再次发言,《深圳新三十年,变革力量犹存》——呙中校说,自己强调的变革力量,是在突出民众中的改革动力。
呙中校:改革的力量都是自上而下的,深圳拿到的政策也好,还是邓小平几次到深圳,给深圳的鼓励也好,对深圳的支持都是自上而下的,但是这三十年来,在深圳一股民间的力量,公民的力量,市场的力量都已经成熟,即便你没有什么动作,这股力量会自然地求发展,求生存。
民众中的建言献策得到官方高度关注,这似乎并不是此时才有的偶然。1988年11月,深圳改革最前线的领军人袁庚在深圳南海酒店面向中外经济学家、企业家即席演讲,一句引用伏尔泰的“我誓死捍卫你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被聆听者口耳相传。
呙中校:包容性、开放性,一直都在。包括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开放度都非常大的。包括在搞蛇口工业区民主评议的时候,蛇口的工业报就可以批评袁庚。
几年以来,业主维权、消费者维权,甚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排行榜,民众对改革的推动力成为深圳这座城市最耀眼的注脚。特区三十年,和庆贺声一样响亮的,是三十年后发展路口的提问声。如何再进一步?怎样再走一程?这个城市最热销的都市报已经拿出整版登载民众与此有关的言论热议。对于此时的变革方向,呙中校也有自己的一番理论:
呙中校:其实说我们过去三十年,也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确切说是搬掉石头过河,有人说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说碰到一些大石头我们就绕过去,其实这些石头可能涉及到一些根本性问题,我们搬掉石头,就海阔天空了。
八年前是对“抛弃”的隐忧,八年后则是对变革的信心,呙中校说他现在的角色是“民间观察者”,而对这位观察者曾经的担心,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面对记者给出了坚定的回应:
王京生:没有人抛弃深圳,除非深圳人自己抛弃自己。
破除前行阻力,凝聚改革共识,民众的力量一路掌灯。前路照亮,评论员何亮亮建议,借力民间,政府不妨再进一步:
何亮亮:未来如何更好地善用社会上的民间的力量,不仅是以个人的小的群体的形式,更多地可以制度性地参与。这方面我想,民间可以考虑有更多的在公益事业、网络的力量,如何让网络力量以一种规范的方式,能不能政府定期地通过网络来征求意见,不是孤立的某一篇文章,而是在某一个时期可以定时甚至定点地让深圳市民对本地建设还有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来做一些探讨。
三十岁的深圳特区,身上“年轻”的标签已经不再崭新,改革的路途显然需要上下合力,呙中校说,无论未来如何,民众的生命力始终不竭。
呙中校:在一个丛林里面,有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假如说有一块大石头从天而降,把一些东西压着,那些花花草草,始终在下面还是在生长,它会倔强地探出一条路来,要走出来,始终要冒出来的,自然的生长的力量是很难抗拒的。 (记者王娴)
参与互动(0) | 【编辑:姚培硕】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