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现有技术无法预测泥石流(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专家;现有技术无法预测泥石流(2)

2010年08月20日 02:5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京报:最近这几起,有监测和预警吗?

  张作辰:我们地质灾害的预警,近几年主要是老百姓的群防群测为主。国家的专业监测队伍各个省都有,但是一个省的队伍覆盖面非常小。

  对某个特定泥石流沟或一些灾害点做专业监测,还在探索起步阶段。因为我们国家灾害点非常多,范围非常广。重点覆盖不了那么多。

  新京报:对一些重点区域应该能覆盖?比如舟曲?

  张作辰:重点覆盖的区域有,就是三峡库区。三峡库区专项资金治理和监测,投资了几百个亿。这种投资规模无法想象。

  新京报:只有三峡?

  张作辰:其他地方暂时还没有。

  新京报:对于泥石流,降雨达到一个临界点,是不是可以预报?比如说降雨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撤离了。

  张作辰:这个过程我们现在可以讲,实际操作中不现实。

  第一,降雨过程本身预测不准。气象部门无法告诉这次降雨达到200毫米,都是事后数据。而一个泥石流也就几十分钟就完成了。洪水要下来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晚了。

  新京报:群防群测对这个没有帮助?

  张作辰:在泥石流沟边居住的,会有预案告诉他,到高的地方去。村委会主任、小组长喊大家走。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奏效。

  但另外一个情况也不能忽视,常年居住在这个地区,整天说可能发生灾害,人会麻木的。灾害是瞬间的事情,但积累是几十年。

  老百姓不会为了不确定灾害,常年影响自己的生活。

  新京报:老百姓有这种心态可以理解,那这种工作政府应该承担起来?

  张作辰:政府每年都在做。每到汛期,跟打仗一样。

  问题在于,地质灾害防治与有明确对象的灾害不同。对于隐藏的灾害,我们不知道它从哪里来。

  西南地方少搬迁难

  新京报:我们现在应该有10万个灾害点安排了群防群测,为什么,这几年群死群伤还越来越多呢?

  张作辰:这项工作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客观上死一两个人的(灾害)没有了。我们还不能识别的,往往是这种大规模的。“小感冒”都治好了,治不了的,一来就是大的。

  新京报:这10万处基本不会发生大的灾害了?

  张作辰:这10万处发生地质灾害,我们可以面对面积极应对,知道它是什么病,而不是猝不及防。

  新京报:舟曲在这10万处以内吗?

  张作辰:舟曲是。我想,是对它的定性出现了偏差。

  新京报:定性?

  张作辰:比如说定性是小感冒,实际是大病前期。我们没有识别。舟曲所处的位置,我感觉有这么大规模的县城是不适宜的。

  新京报:那么陇南和映秀呢?

  张作辰:具体的情况还不清楚。映秀的问题比较特殊,这几年灾区重建,对所有的点都做了评估。可能评估过程中没想到这么严重。

  实际上也很正常。过去预料不到的一些灾害,现在都发生了。贵州关岭的滑坡,让所有技术人员都很吃惊。客观上也提出很多问题和课题。

  新京报:据我了解,关岭不是在重点监测范围内的?

  张作辰:问题就在这里。关岭这样的灾害,技术上识别有难度。山非常高非常陡,变形迹象几乎看不到。贵州、云南、甘南,这种地形比比皆是。

  住了那么多人,不可能没有明确结论,就说你的山是危险的。而往往这种情况下,灾难特别突然,危害特别大。

  新京报:那怎么办呢,大家焦虑的是,动不动死几十个人,怎么才能减少生命损失?

  张作辰:我们专家也经常讨论。拿我个人经验来说,新疆的减灾防灾就不一样。新疆几乎不存在类似伤害。一查出问题,基本评估后,把人搬走,有地方。在贵州,评估了,找不到出路,没地方可搬。

  新京报:在西南是不是有这种情况,明知是灾害点,还是会有很多人口常年居住?

  张作辰:西南很多地区,比较普遍。如果认识到危险,不搞居民点,损失会大大降低。但往往地方又不够。这是一个矛盾,不是灾害调查能解决的。这是个社会管理问题。

  重点城镇有望“精确体检”

  新京报:这种极端气候会不会成为一种常态?从而使地质灾害高发也成为常态?

  张作辰:我只能说以积极心态面对,把损失降到最小。

  新京报:我们会有一些新的措施吗?

  张作辰:今年,灾害发生有了新的特点。灾害有个孕育、积累过程。现在要反思,我们的规划、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

  接下来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投入,对主要城镇做一些全面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现在国土资源部还在申报。

  我们希望推动这项工作。第一个就是查,比如对一个镇子做更精细的调查,开挖、打钻,看是否存在一些破裂。这是在做一个精确的体检。

  新京报:对于气象预警方面会有一些新的措施吗?

  张作辰:现在我们也有气象预警。全国各个省也在做。国土资源部想推动到县里,范围相对来说会具体。预警的实际指导作用会更大。

  对于地质灾害来说,是防不胜防。我们的工作水平是这样的。到现在为止,我们对地质体的认识是不清的,这点必须承认。

  本报记者 张寒 北京报道

参与互动(0)
【编辑:吴翔】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