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质灾害非常发育
汶川县地质灾害点有701处,比震前增加了近5倍,泥石流占24.25%,大地震后泥石流高发期会维持3—5年
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之后,国土资源部把灾难归结于地质灾害高发区、与汶川地震有关等五大诱因。
“5·12”大地震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组织专家对汶川地质灾害进行调查。2009年6月公布的调查报告称,地震后,汶川县地质灾害非常发育,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不稳定斜坡为主要类型”。
报告指出,仅汶川县地质灾害点就有701处,比震前增加了近5倍,泥石流占24.25%。报告提醒,汶川地质灾害要“引起高度重视”。
属于地震重灾区的都江堰、绵竹等地,在暴雨之后频频发生地质灾害。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站副站长肖自林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地震之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区域,山体结构本身非常脆弱,土体松散。
“即使有些山体看上去没有裂缝,但内部已是四分五裂,一旦下大雨,原本脆弱的部分山体就会被冲刷下来。”
泥石流重灾区发生在地震烈度10度以上的极震区,这在许强的预料中。但震后地质灾害的新特点,是他这几天才总结出来的。
许强说,首先,地震前他们能清楚地说出哪是泥石流沟,现在不一样了,“不起眼的地方都有可能暴发”。其次,震后泥石流暴发的临界水位比以前降低了1/3,“有的甚至降了1/2,非常易发”。再次,突发性很强,“大雨后一两个小时,甚至二十分钟就会暴发”。
所有的改变都源于大地震———这给泥石流形成带来了充足的物源。徐强说,雨后大量崩塌物堆在沟谷、坡脚;另外山体浅表层失去固结,松散物质随时都会汇入,但具有隐蔽性,往往被忽视。
为什么大地震两年后,泥石流灾害集中暴发。许强认为,局地极端气候在强震区发生或是诱因。
南方日报记者获知,13日重灾区清平乡从下午6时许至次日清晨4时,不到10小时时间内,降雨量达到230mm,超出了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160mm。“幸运的是,山区降雨面不会很大,比如清平乡上游水较少,否则后果更加严重。”
但无论如何,天气只是诱发因素。从上世纪80年代就在映秀工作的映秀湾水力发电工厂发电部主任程儒宋,经常见到比近期更猛烈的暴雨,也见过山体塌方,但从未如此猛烈。
许强依据日本和台湾的经验判断,大地震后泥石流高发期会维持3—5年,“如果长的话可能10—15年。”
次生灾害防治任重道远
四川目前有2.2万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专项治理规划投入120亿元,已经完成了80%—90%
到底有多少个地质灾害暴发点?成都理工大学多个课题组曾进行过统计,但得出的结论大相悬殊。“2万到6万处不等,平均来说应该有5万处。”许强说,由于诸多暴发点连成片,因统计标准不同,很难拿出确切数字。
数量之大,让四川省不敢怠慢,大地震过后不久四川就组织专家编制了《四川地震后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统一规划》,对可能给人带来危险的2300处较大的隐患点进行“拦、挡、排”等专项治理。
许强说,规划投入120亿元,已经完成了80%—90%,其余今年底全部完工。
除了专项治理,搬迁避让也尤为重要。肖自林表示,“四川目前有2.2万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目前,这些隐患点有将近20%在治理当中,而部分点位采取搬迁避让的方式,大部分点位都在进行监测居住。
而监测预警,被许强认为是地震后短时间内避免地质灾害造成较大伤亡的最佳手段。
此次清平乡正是一个典型。13日暴雨后,几十平方公里的清平暴发大规模泥石流,“但没有造成大规模群死群伤,说明积极预警和群测群防达到了效果”。
由于专业监测无法跟上地震后形势的变化,四川省一再加强群测群防的力度。8月14日凌晨泥石流暴发时,汶川耿达乡政府国土员张兴国到映秀办事,15日大水稍退后,他立马徒步10小时返回耿达,因为他职责很重。
舟曲特大泥石流暴发后,四川省国土部门紧急召集26个易发地质灾害县县长和国土局负责人开会,部署群测群防,提醒近期内可能会有极端局地气候,要求相关部门24小时值班。
而南方日报记者在映秀采访期间,当地多位群众也指出,是听到了民兵的预警才得以及时撤离。
群测群防并不是完美无缺。“毕竟不专业,基层的监测员一般情况下只能根据雨量来预警,但如果发生上游降雨,下游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就力不从心了。”许强说。
“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许强告诉记者,今后政府部门要加强专业地质灾害和局地极端气候监测的水平,“这需要过程,不是一两天就能达到的。”
四川省国土厅感受到了压力。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从14日开始他们已经连续3天通宵开会,除了部署救灾外,另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总结大地震后首次重大泥石流灾害处置的经验。
昨日下午,接受完记者采访后,虽然一夜未眠,但许强必须为17日上午给武警四川总队团级以上干部讲课做准备,“既然不可避免,他们总会处在第一线,必须了解地震后地质灾害的新特点。”
8月15日,举国哀悼,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地震后地质灾害防治任重而道远。
□特派前方记者赵洪杰发自映秀 成都后方联动记者张迪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季】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