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黑河8月7日电 题:俄罗斯老太太为五大连池申遗喝彩
中新社记者 丰冰
2010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提交的唯一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是位于黑龙江北部黑河市的五大连池。中央媒体采访团一行近日赴黑河对五大连池申遗,进行了为期4天实地采访,期间采访到了4位俄罗斯老太太。从她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的人文文化与自然景观对世界游客的吸引力。
俄罗斯人在这里如鱼得水,他们熟悉五大连池的大街小巷;闲时上街购物讨价还价,买的衣物甚至比当地人买的还要便宜。崔连久做导游工作10年,他接待游客几乎遍及俄罗斯全境,尤以萨哈林、莫斯科、军城、布拉戈维申斯克、伊尔库兹克、明斯克、乌兰乌德、马家丹等城市居多,各个阶层的都有。
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广电局局长任伟东对记者说,俄罗斯人对五大连池情有独钟。每年逾百万海内外游客来此疗养度假,其中俄罗斯人超过10万。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工人疗养院,大门的牌子以中、俄文标示,旗杆上悬挂着中、俄国旗,墙上挂的牌匾全是俄文。林荫道、休闲处、各科室接受洗疗泥疗、按摩和针灸的,全是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同行的一位年轻美女记者很想在此亲身感受一下,终因无缝可插而作罢。
五大连池工人疗养院副院长唐秀程说,该院利用黑河对外开放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开辟了俄罗斯疗休养市场,实现了疗养院全年营业。对俄疗休养市场,从黑河口岸发展到绥芬河、哈尔滨口岸,从俄口岸城市逐步向俄内地城市延伸。市场规模尤其是近5年发展迅猛,俄罗斯疗养员达6万余人。夏季3个月每天都有一千多俄罗斯人,来这里疗养的俄罗斯人既有富人也有穷汉。
走在五大连池的街道上,随处可见俄罗斯游客,不少人手提水瓶,或满载冷矿泉水而归,或走在打矿泉的路上。记者采访的4位俄罗斯老太太,来自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她们都是中学教师。虽然年过花甲或接近古稀之年,但都接受了返聘,仍在坚守教学岗位。这次休假,她们一起来了10个人,受访4人中有3人连续9年来了9次,68岁的斯维达来的次数最多,达10次。
64岁的柳达是一位化学教师,她神采飞扬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一生最难忘的经历:那是1952年,当时她7岁,在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她将自己的红领巾献给毛主席,并亲手佩戴上。从那时开始,她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别感兴趣。
斯维达3次到过哈尔滨。去年还带来了丈夫和女儿。她说,23岁孙女正在北京学汉语,已经学了3年。她说,孙女是从中学开始学汉语的。65岁的柳巴说话较少,但表情丰富,神态轻松。68岁的洼俩身材适中,这次她带孙女来了。当记者惊叹她们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时,她们不约而同地摊开双手,神情颇为得意地说:“这是五大连池给的!”
4位俄罗斯老太太说,所有的俄罗斯人都知道中国黑龙江有个五大连池,她们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对五大连池的感觉不错,感觉当地人非常热情友好。她们喜欢这里的泥疗、针灸和矿泉水。在五大连池期间,也会抽空去哈尔滨;她们也很想去北京,每年会来五大连池。
黑河是中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为界,与俄罗斯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简称布市)隔江相望,坐船到对岸只需10分钟。黑河市与布市是友好城市,俄罗斯人持身份证就可到黑河,非常方便。记者在黑河机场候机时看到,当天飞往哈尔滨和北京的航班,俄罗斯人几乎超过半数。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举全省之力申报五大连池世界自然遗产”的战略决策。今年,由哈尔滨通往五大连池的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已全面启动建设,机场建设也将在年内启动。
参与互动(0) | 【编辑:卢岩】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