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没必要争论地震可否预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前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没必要争论地震可否预报

2010年07月26日 10:46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现在地震预报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这是个过程。这个过程持续多长时间还很难说,但它是可知的,不是不可知的”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巍

  近来有地震专家认为“中国大陆已进入地震活跃期”。前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7月1日接受本刊专访时说,“地球的历史可以看作是自然灾变的历史,大地震既然不会被消灭,就要在事前做好应对,古人防患于未然的智慧值得镜鉴。”

  宋瑞祥,1939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市。曾任青海省省长、地质矿产部部长,2002年至2004年任中国地震局局长。

  他说,“地震局有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只有地震监测预报是地震局特定的工作,地震预报是政府和公众对我们的要求,我们的工作没有退让的余地。”

  中国地震局第一任局长刘英勇,在唐山地震后的1977年1月10日,写下了一份检查,宋瑞祥把它复印下来,时常拿出来看一看。宋瑞祥说,“刘英勇在这篇材料中谈得很深,这位老同志的态度与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这三年来的两个大地震都没有抓住,对一些工作我们需要反思。”

  “可不可以预报没有必要争论”

  《瞭望》:监测预报居于中国地震局三大任务之首,如何理解这一任务的内涵?

  宋瑞祥:地震局系统监测的信息是两个方面:一是前兆信息,一是地震发生的信息。地震发生后,要确定在何地发生地震,地震的震源深度以及破坏程度,这些数据都要通过地震台网的速报系统及时发布,从历史进程来讲,能快速、准确地确定地震发生的重要参数,也是不容易的。

  另一方面,地震局系统的前兆台网的任务,就是要把震前的信息抓住,为预报服务。如果地震预报能在震前发出,那么采取措施、回旋的空间就比较大。如果没有震前预报,我们就只有抢救的余地了。

  根据日常经验,人们可以容忍天气预报的虚报。但地震预报则不同,如果你报了地震,人家要采取措施,供电部门要拉闸,煤气供应要中断,居民要住到室外等等。地震预测信息还会引起心理上的恐慌,所以地震预报是非常慎重的一个事情,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地震预报要做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主要是三个方面:地震专业部门、科学家要有一个准确的信息或者比较准确的信息;政府要有果断、科学的决策,这个决策是有风险的决策;第三,在地震预报没有过关的情况下,公众要支持理解。

  《瞭望》:但是,地震可不可以预报是有争论的。

  宋瑞祥:地震的发生是一个客观存在,它必然要来,不是这里来,就是那里来,我认为人类要认知这一点,学会与地震共存。1966年邢台地震后,中央为了加强地震工作,把地质部、石油部、测绘局、中科院四大部门中的地球物理等学科的科学工作者,都集中在地震部门。周总理交给中国地震局的任务就是探索地震预报。

  预报的目的是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我们的任务简单说就是减灾。这项工作不能中断,也不必要争论,可不可以预报没有必要争论。

  《瞭望》:现在确实有争论。

  宋瑞祥:确实有争论,我说一句不客气的话这是不负责任。认为地震不能预报,为什么有的地震就成功预报了?

  那就是我们对事物及其客观规律还有认识上的欠缺!我认为不是不可以预报,也不能说已经完全可以预报,现在地震预报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这是个过程。这个过程持续多长时间还很难说,但它是可知的,不是不可知的。通过科学的探索,加上人类文明已经积累的经验,地震预报最终是可以过关的。地震局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实践的,也是这样努力的。

  我们这个部门没有什么权力,也不是什么强势部门,它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部门,所以它一定要承担社会责任,这是起码的。地震工作者就是大地的哨兵,社会要求准确的情报信息,哪个地方危险,什么时候可能来地震,这个任务很简单,但是很重。

  如果地震预报很难,那就依靠专家、依靠群众、依靠社会各界。地震预报很难,但为什么有的地震能预报出来?有的专家也有信心可以预报地震。地震工作者不应该有思想上的恐惧与负担,这是不必要的。目前防震减灾的工作还要认真做,还要开拓进取,不能说无所作为。

  “如果没有报出,

  我们也要找不能报的原因”

  《瞭望》:如何看待唐山地震震前预测的复杂性?它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宋瑞祥:唐山地震震前有几个事件是值得关注的。一是李四光预测过河北北部要有一个大地震,他1971年病故。后来,山西和内蒙古发生一次地震,人们认为这是李老预测的地震,实际上不是。但是李老用什么办法预测了河北北部的大地震,这是个谜。

  第二,如果说唐山震前没有线索,河北省地震局的贾云年等6位同志为什么赶到唐山?这就说明有情况,他们去了之后牺牲在现场。

  第三,唐山地震时青龙县打了招呼,起到了减灾实效。这方面的经验应该及时总结。包括这次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这样的大地震震前一定是有前兆的。

  《瞭望》:海城地震预报没有做到时间和震级上的精确,这能算是一次成功的预报吗?

  宋瑞祥:我认为是一次成功的预报。预报在时间上比较准确,地震工作者上午向辽宁省革委会发出预警,晚上就地震了。海城地震前,很多前兆信息都出现了,判断的依据充分。事前,国家地震局专门讨论过辽南发生地震的可能,辽宁省地震办公室也多次会商。最终确定危险时间、危险地区,在这个基础上,政府作出了决策。在地震的三大要素上,预报精确性还有差距,但在事实上起到了减灾的效果。

  在长中短期这一系列时间阶段,地震预报的准确是渐次地逼近客观事实,首先时间、地点上逼近,在震级大小的判断上,是破坏性的还是非破坏性的?能够定出是破坏性,就是一个成绩。至于破坏性是五级、六级、七级?那是另外一回事。

  《瞭望》:有人说海城地震比较特殊,海城地震预报成功不代表其他类型的地震可以预报。

  宋瑞祥:所有的特殊加起来就找到了普遍。海城地震预报可以认为是一种类型,其前兆信息丰富。其他地震的前兆是什么,和海城地震有什么异同?没有认识到这些前兆不等于没有前兆。如果说海城地震是一个特殊的地震,但以前类似海城的,为什么没有预报出来?海城地震预报成功证明地震可以预报,没有预报出的地震,不能证明地震不能预报。

  《瞭望》:改革开放后,地震预报工作的进展怎样?

  宋瑞祥: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进入地震平静期,地震预报人才梯队也出现了断层,老一代地震工作者退下来了,新的一代地震工作者还没经历大地震的考验,诚实地说经验积累得不多。改革开放后引进了新的科技手段,这些手段是否可以捕捉到真正的信息?和中国的国情结合得怎么样?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观察的问题。

  要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与方法。要把目标咬住,地震预报一定要搞,一定要精心地搞。要厘清思路,要分析哪些手段是关键,哪些前兆信息是可以定性的,哪些是定量的,哪些信息是可以参考的,要系统、综合地分析。

  “攻关不怕难,只要肯登攀”

  《瞭望》:就地震预报而言,真理是不是总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宋瑞祥:地震预测不只是依靠经验,还要考虑很多综合性因素。我们现在搞地震预报,首先要确定每一年度的地震发生危险区,这个很重要。危险区确定之后,我们要跟踪它,台站有流动观测台,各种手段要上去,对危险区再认识。它有没有继续升级或者弱化的可能,因为地球是动态的。

  地震科学是观测科学,要精心观测,在此基础上对大量数据加以研究。现在人们要求的是结论,对过程反而没有过多地关注。事实上,观测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地震工作者穷其一生,都在默默无闻地做观测工作。像上海的佘山台,1874年开始地磁观测,到现在它的地磁变化有一百多年的观测资料。这是一个不能间断的长期观测的过程,通过长期观察才能看出渐变以及它的特点,更好地掌握地下的变化。

  《瞭望》:有人说,全世界都不搞地震预报,为什么中国非得搞地震预报?

  宋瑞祥:全世界都没有搞地震预报,这是谁作出的判断?从历史来看,中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目前的现实需要地震预报,群众需要,社会需要,为什么不搞地震预报?

  如果说其他国家不搞地震预报,事实上他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房屋建设上普遍设防;地震发生后,日本利用P波跟S波的差余,迅即发出预警;高速行驶的火车,可以制动刹车,等等。这些都是减灾措施。

  《瞭望》:现实情况下,如何解决地震预报这一世界难题?

  宋瑞祥:地震预报这个问题要攻,“攻关不怕难,只要肯登攀”,这是叶剑英元帅提出的。要合力攻关,专家系统和社会要共同攻关。灾害是客观存在的,地震预报要攻关,预防要加强,救援要跟上,最后达到减灾效果。

  消灭地震是不可能的,这是地球本身的内在规律,它的能量要释放,不是地震就是火山爆发,还有大洋中海沟的扩张等等。它总要消解自身积蓄的能量。

  应对地震活跃期

  《瞭望》:当年李四光力排众议,认为地震不必等到科学上完全解决才可以预报。周恩来认为如果不能作出精确预报,也要做到在震前向人民群众“打个招呼”。这些在今天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宋瑞祥:完全有现实意义(重复三次)。我们现在还没有更高的招儿。不管怎么样,海城地震预报出来了,这就是周总理要求的震前向人民群众打个招呼。在大地震前打个招呼,就能挽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这是一件好事情。可是打招呼并不是简单可以做到的,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瞭望》:最近,有地震专家认为中国大陆已进入地震活动活跃期,未来我们如何应对?

  宋瑞祥:我们可以看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发生了多少次大地震。2001年昆仑山口8.1级地震,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然后就是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要重视大地震的频繁出现,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

  我们应该加强工作,以预防为主,从思想预防,到工作预防,再到我们的科学预防。要重视破坏性地震屡屡出现的这一客观现实。

  日本阪神地震后,日本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与整改,就是为了下一次地震减少损失。我觉得要好好研究汶川、玉树这两次大地震工作存在的问题。地震预报不能简单地说搞还是不搞。必须要搞,没有退的余地。至于成果大小,要看我们的功夫与本领。

  各级政府要好好地研究对策。首先要加强防震减灾的意识,检查各方面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贯彻《防震减灾法》。作为防震减灾部门之一的地震局,我们要扪心自问,工作做到位了没有?面临灾难多发的时期,公众又如何正确应对以减少损失?

  如果能很好地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保持清醒头脑,把损失减到最小。这场战争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既然打,我们就要做好准备,社会各方面都要做好准备。□(实习生董雪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