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没有硬性指标的师德医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晨报:没有硬性指标的师德医德

2010年07月14日 09:58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大学知名教授不亲自授课,由自己的研究生或者是年轻教师代劳,让慕名报考的学生扑了个空……这个消息昨天被媒体以“挂羊头卖狗肉”为题曝光。这种情况在各大医院里也常见,主任医师一级的医生,平时很少有在普通门诊应诊的机会,他们或者只出“特需门诊”,或者偶尔露峥嵘……究其原因,都是有比本科生教学、比门诊看病更重要的事。什么是更加重要的事?就是与教学、医疗无直接关系的科研学术会议、异地会诊……体面一点说,这些是可以衡量学术水平的硬指标;直白一点说,这些无关学生和病人的事情,却直接关系到未来的职称,科研经费、红包收入乃至在某个领域的学术地位。与此相比,本科生和普通病人实在太可忽略了。

  一般情况下,到了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一级,正是对自己的学科感触最深的时候,正是有经验之谈可以给病人借鉴的时候,也在这个时候,他们开始身兼数职了。无论是科研、论文,还是学术会议和学术团体,总之都要从一线分身才能完成,也就是说,他们之前获取的经验并不能直接给予他们的受众,特别是知名学校和知名医院,已有的名声给了他们比其他同行更多的机会,这种机会比教学、看病更有“含金量”,往往是名利双收的。因此,在大医院里找到名医,在好学校里找到名师的机会都要少得多……所以学生抱怨说,总是说现在的大学生能力低,你为什么不问问我们在本科时期接受的是什么质量的教育?病人抱怨说,总说医疗资源调整越来越合理,怎么找一个好医生还是那么难?

  如果一个学术活动,始终无法回报给受众,这种学术活动的价值就要被质疑,而因为热衷于这种学术活动而脱离一线的教授、名医,被认定为借名校、名院给自己贴金谋利,也该是不为过的吧?

  相信对教授、名医该承担的一线任务,相关部门早有规定,只是这个规定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想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对应措施不是难事,只要当事人看中的是名利而不是职责,即便站在讲台上,坐在诊桌前也可以心猿意马,敷衍了事,医德、师德向来不是硬指标可以衡量的,本身就是个良心问题。(佟彤)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