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办”模式应尽量退出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通过成功的节庆活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不失为一种可行性办法,但作为地方政府,更要把心思花在发展大计上,真正从加强自己内功抓起,从改善当地投资软、硬环境着手。
“政府举办节庆是一个非常具有复合性的社会行动。”赵春燕博士认为,“在文化角度上,应当能够接受专业人士的批评与论证;在经济角度上,也应当接受效能性的评价;在法律上,它要受到一定的规制;在政治上,它需要能够吸纳公众舆论,要有预算和有效监督。”
“目前各地节庆名目繁多,但同质化趋势严重,并没有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没有考虑市场需求,这是多数官办节庆难以成功的症结所在。”蒋依依说,“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扶持、土地政策等相关优惠措施,以及进一步完善投资服务为核心,才是吸引投资的核心要素。”
“政府节庆活动要更具有生命力,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北京市大兴区旅游局局长何立楼说,“首先,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其次,要依托当地优势资源,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第三,注重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才具有流传下去的基础。”
“对官办节庆要严格控制数量,严格审批程序。”张淑静表示,“政府举办节庆活动,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所以,是否举办、如何举办,不应是政府一方说了算。在确定办某个节庆之前,要召开听证会,咨询、征求专家和群众的意见,把节庆真正还给群众,然后要将提议上报地方人大进行审议,不可随意确定和取消。”
“中央应提供地方节庆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统筹的建议,避免重复浪费,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张淑静建议,“在政府举办节庆活动时,要成立临时或长期专门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群众代表,应提高专门小组的工作透明度,及时公布有关节庆活动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加强专门小组与各参与方的沟通、协调。”
据悉,中央要求各地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节庆活动进行清理摸底,工作分为自查摸底、重点督查、汇总分析三个阶段,从7月开始至11月结束。因此,“官办节庆”的未来具体走向,还有待观察。□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松
参与互动(0) | 【编辑:吉翔】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