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奇怪,正晌午头,他怎么在马路上顶着大日头睡着了,再一看他脸色蜡黄……”昨天下午2点多,开封市女环卫工张某发现她熟悉的同行孟庆和在街头死亡。据开封气象台监测,当日开封市最高气温39.2℃。孟庆和的工友说,当日,55岁的他从早晨5点一直工作到中午12点30分。(详见本报今日A13版)
环卫工人辛苦,又是个高危职业,经常有清扫马路时被车撞的不幸消息见报,但像孟庆和这样的事还极少听说。可见眼下酷暑之猛烈,露天作业者之艰辛,也说明劳动保障制度尚有缺失,“高温关怀”还有被遗忘的角落。
这几天,高温达40℃左右的地方已经不是少数,北方有些地区甚至比南方还热。可想而知,烈日暴晒下的室外温度有多高。而在露天作业的,大多数是农民工,也就是人们常称的“弱势群体”。他们有高温补贴吗?有多少?有“高温假”吗?唉,正常的休假能保证已经不错了。看这位热死在街头的环卫工,身边留下的遗物竟然是午饭剩下的一个馒头和半个烧饼,还有一个装水用的空塑料瓶。据说他们那里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650元、550元、450元。
露天作业的工人,最缺的是人性化关怀。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他们更多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生活压力。昨日“小暑”,真正进入高温季节。让人看到“关怀”的,广州已经下发《关于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的紧急通知》,强调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北京市今年高温津贴发放标准将提高一倍,室外露天作业人员发放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我想,所有的环卫工人和露天作业工人应当同等享受这个待遇吧。
知了叫,盛夏到。不过,我们的“高温关怀”可千万别只叫不做,更不能“因人而宜”分三六九等,而应该及时地把人性化关怀送到环卫工人中去。不要让劳保制度、高温津贴等待遇成为一纸空文,更不要“知了知了”叫过,到头来还是“知了知了”,或者干脆“哑然失声”,让高温下热盼“清凉”的作业人员空欢喜一场。
最近,有一种呼声很高,就是呼吁出台“清凉制度”。因为,1960年7月1日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曾联合公布《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但50年来该办法从未“与时俱进”,一直在“暂行”中原地踏步。希望在高温节节攀升、全国多地受酷暑热浪“烤验”之时,“清凉制度”能提上立法议程,以维护高温作业工人的权益,以告慰热死街头的“孟庆和们”。□本报首席评论员 王国荣
参与互动(0) | 【编辑:邓永胜】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