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贿”正侵蚀中国官场,收古玩比收现金更加安全。比如,“关系官员”把假古董假字画放在古玩店代售,送礼者再以真品价格买下。送礼人和收礼人早就心知肚明,都知是赝品,送礼人也会告诉收礼人,什么时候、到哪家店去把这个东西卖出去,价格大概多少(7月5日正义网)。
行贿受贿的种种手段不断花样翻新,但说新也新不到哪里去,说白了不过还是“利益输送”,而其根源则在于权力约束乏力之下的权力滥用。行贿其实都是冲着权力去的,无论是权钱交易,还是其他,纵然花样再多、再艺术、再风雅,都离不开权力之踪。比如奉上“润笔”、瞒天过海等种种手段,其实不过都是巴结权力,最后的指向都是一个,那就是权力的回报。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说,行贿受贿等种种违法犯罪的腐败,其实本不应该有什么新不新的,因为无论怎样新,只要抓住根本,“把权力关进笼子”,那么贿赂腐败之风就能得到抑制。
“雅贿”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既映出众生相,也映出制度的缺失。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很可能毒害社会,败坏风气。值得警惕的是,面对腐败的多样化与艰巨性,一些地方部门往往被“迷了眼”,用错了力,比如“廉政公积金”等。在“是否廉政”愈加难以辨清的情况下,推行这样的政策难免引起质疑。因此,要遏制贿赂等的腐败,根本上还需制度发力,完善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就当下而言,恐怕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官员财产公开、财政支出公开等制度举措了。只是面对如此“雅贿”,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时机才算“成熟”?(丁洪峰)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歆】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