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资深外交官傅立民先生是中美关系发展的见证人。1972年,他作为首席翻译随同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随后他还参与了建立美国驻北京联络处的工作。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前后的日子里,他曾参与美中建交谈判、安排邓小平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访美以及参与中美“八一七公报”的起草。他目睹了中美关系沧海桑田般的变迁。
在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傅立民在北京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回顾往事,他认为,中美之间尽管不断出现问题,但双方的关系迅速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稳定程度。他高度评价邓小平在30年前作出两个相关联的重要决定,一是中国大胆改革开放,增加体制的活力;二是决定中美建交。他说,“当时这样做需要克服政治阻力和分歧,显示了邓小平的胆识”。
傅立民说,这两个重大决定带来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和效果。首先,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过去贫穷及与世隔离的状态发展到现在,令世界震惊。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提高了自身声望和地位。其二,中美关系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也使美国从中获益。
傅立民认为,中美关系现在比较成熟并具有如下特点:中美关系不单纯是双边关系,从本质上讲是战略关系,中美关系的状况对第三方关系极大;中美关系的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全球和地区秩序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中美关系为经济利益所驱动,而不是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也受到各种分歧的困扰,等等。
多年来,中美通过对话,缩小了分歧,极大地增进了双方的相互理解。尤为重要的是,中美两国认识到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而双方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广泛、深入,即使存在分歧也能推进两国关系发展。双方在朝核及其他国际、地区事务方面的合作都可证明这一点。
傅立民说,中美经济交流促进了商品、制造、劳动力和资本的快速流动,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目前,世界出现金融恐慌和经济下滑,中美需要共同采取措施应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
傅立民认为,中美从沟通与合作中获得了更多益处,双方需要消除立法等方面的障碍,进一步扩大两国在各个层面的合作范围。他说:“回顾3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成就,我有理由对美中关系的未来感到乐观。” (本报记者 吴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