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连续参拜靖国神社,不仅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反感,也在日本国内舆论掀起了讨论的热潮。2005年4月,一本名为《靖国问题》的新书在日本问世,这本书从思想角度剖析靖国神社,引起了轰动,一版再版,发行量超过30万册,成为高居排行榜的畅销书。作者高桥哲哉(见图,本报记者曹鹏程摄)一夜之间成为日本媒体追访的对象。就在小泉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的第二天,本报记者采访了这位在东京大学教哲学的靖国问题专家。
当心“情感炼金术”
“靖国神社就是一个动员国民趋向战争的思想性、宗教性的装置。”高桥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出了靖国神社的本质。高桥解释:靖国神社主张“为国家捐躯,为天皇战死”,然后将战死的军人当成靖国之神祭祀在这里,再由天皇前往参拜。这样战争就无正邪之分,成了高尚的“圣战”;遗族悲痛的心情也被这种“情感炼金术”转为了自豪和喜悦。
对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高桥分析道:小泉这次参拜的理由是为了维护其“公约”,这首先就是违宪的。政府首脑参拜名义上的民间宗教法人,这根本就不该在政治公约中提出。首相的参拜启动了这个装置,他不是在悼念死者,而是在歌颂英灵。中韩的反对是可以理解的,靖国神社不是一国首脑去表达坚持和平、永不再战的地方。
坚持政教分离原则
这5年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不少解决靖国问题的方案,比如分祭甲级战犯、建设新的国立追悼设施、扩建千鸟渊无名战殁者公园、甚至将靖国神社国有化等,高桥认为最危险的就是国有化。他指出,此前日本政府曾经试图将靖国神社国有化,最后因为在野党担心这样会被重新用来发动战争,在国会将其否决了。2003年日本派兵海外,日本国内有些人开始讨论自卫队士兵如果死了是否可以进入靖国神社,这是非常危险的倾向。靖国神社国有化,就意味着国家可以重新使用军人神社,“国家神道”会以另一种形式复活,稍有不测就会再把日本推向战争。
对于建立新的国立追悼设施、扩建千鸟渊等方案,高桥认为作为政治上的选择,这要比参拜靖国神社好一些,但是如果政治家既去追悼设施悼念,又去靖国神社参拜,结果还是一样。而且还要注意国家怎样利用这些设施,以免它成为“第二个靖国神社。”
谈到甲级战犯分祭问题时,高桥指出,中国主张只有侵略战争的指挥者是加害者,普通士兵和日本国民是受害者,可是日本连这都不情愿接受。如果能够实现甲级战犯分祭,也许可以解决日本与中韩之间的外交问题,但是这可能会引发首相甚至天皇无所顾忌地参拜,留下更大的隐患。
当记者问及解决靖国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提案时,高桥表示只有严守日本宪法中政教分离的原则,无论在名义上、还是事实上都要把靖国神社与政府分离开。政府首脑不能通过参拜等形式导致政教合一;靖国神社也必须做个真正的民间宗教法人,答应不愿祭祀在那里的朝鲜半岛、中国台湾以及部分日本遗族迁出亲人牌位的要求,愿意把亲人牌位留在那里的人才去参拜,变成一个“只有信徒的神社”。这样不仅外交问题可以解决,也可以防止国家利用靖国神社作战争动员,这是一石二鸟的办法。
抛弃帝国时代思维
高桥被日本媒体称为“行动的学者”,他与朋友于2004年7月成立了一个名为“前夜”的非营利民间组织。谈到“前夜”这个名字时,高桥解释说,日本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也许将会再次走向战争,没准哪一天我们早晨醒来时日本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的日本正处于战争的前夜。但是如果抵抗足够强大,这一天就不会到来,那么现在的日本也处于解放的前夜,因此采用了“前夜”作为组织和季刊的名字。
在创刊号上,高桥写了一篇名为《一点灯火》的寄语,其中提到,这个国家的“内核”就要剥落出来了。什么是“内核”?高桥告诉记者:半个世纪前,这个国家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在殖民地搞民族歧视、在国内搞阶级歧视和女性歧视,那时的日本是一个帝国。战后日本诞生了民主与和平的宪法,掩盖了帝国的本质,但是帝国时代的思想还存在着,这就是“内核”。当肯定战争和歧视的舆论解禁的时候,这些负面遗产就会泛上来。我们的目标就是改变“内核”,正如“前夜”的口号说的那样:“反战、反歧视、反殖民主义”,让日本彻底抛弃帝国时代的思维。(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曹鹏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