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3日电 香港《文汇报》3月13日发表题为《谁替美国伊战和次按买单》的文章说,美国因次按危机及伊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惊人。美国似乎面临衰退险境?但其实,早在对伊开战前夕,美国已开始为继续维系其新世纪的霸主地位,进行着严密策划和完美的布局,在仍以美元为国际结算本位币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中,注定世界各国仍将继续为美国的伊战和次按买单。
文章摘录如下:
根据美国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自03年3月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以来,至今直接开支已高达8450亿美元。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和哈佛教授琳达·比尔米斯的新书《3万亿美元的战争》却披露,美国政府严重低估伊战开支,若连带战争举债利息支出、退伍军人医疗开支、军事装备更新开支,及因战争而导致的油价飙升,波及社会和经济损失等因素,美伊战争实际开支高达3万亿美元。另外,据有关机构粗略估计:因次按危机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将超过万亿美元。似乎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险境?其实不然,早在对伊开战前夕,美国已开始为继续维系其新世纪的霸主地位,进行着严密策划和完美的布局,在以美元仍为国际结算本位币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中,注定世界各国仍将继续为美国的伊战和次按买单。
首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导致美国经济减速和双赤剧增的原因之一。但同时也是美国为重整新世纪政治、经济、军事和能源等全球战略格局,以继续发挥其霸主影响,而进行的一次冒险博弈。美国不惜捏造借口,发动伊战,目的就在于扩张未来战略能源(石油)的储备和控制优势,并掌控全球石油战略能源的定价权。应当说,美国的这一目的已经达到。对伊拉克的迅速占领和对中东近2/3的油源控制,改写了原油的供求格局,加之中、印等新经济体的迅速崛起,加急石油需求的上升。因此,自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飙升,至今已升穿每桶100美元,达到104.52美元的历史新高。对于坐拥庞大本土石油储备和掌控他国油源的美国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庞大的战争开支不过是其为之付出的机会成本。
第二,由于油价的持续上升也为中东各国带来了获取暴利的机遇,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因伊拉克战争推高油价而大发横财,日益壮大,仅沙特阿布扎比投资局就超过1.3万亿美元。美国也因战争而大量举债,并获得源源不断的债务供应,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美国的战略金融家们更使美国成为国际债务的重组高手。一方面,在本土通胀上升和制造业疲弱的环境下,对外大量举债,将本国发展的风险转嫁他方(所有债权国)。另一方面,对内亦大肆信贷扩张,将风险巨大的本土各类次级按揭贷款(低级信用贷款)打包为CDO方式售卖给别国银行,提前将房产和金融泡沫的风险转嫁、释放。这又是何等高明的手段。
第三,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一体化格局中,在欧、美、中、俄等经济体的实力博弈中,美国仍打着“强势美元”继续主导世界经济的算盘。一方面,美国以缓解双赤为借口,将原因归咎于中国,强迫人民币快速升值,以美元贬值来重振加工制造业体系。另一方面,保尔森、伯南克联手登台,重整强势美元,力推超发美元的货币政策,大量制造流动性过剩。导致美元加速贬值,并输出和推升全球通胀(欧盟统计局最新公布:欧元区2月CPI按年上升达3.2%,已连续2个月维持最高纪录。中国1月CPI也高达7.1%)。试图以“先挤出,后透析”的方式最终稀释别国资产,为美国经济换血。因为,一旦全球资产泡沫爆破,虹吸现象将令全球流动性逆转,回流美国低成本的价值洼地。
第四,由于美国次按危机引爆和蔓延,迫使美国进入快速减息周期,更使美元狂贬,加剧他国资产泡沫的上升,流动性将继续发生价值移转。美元兑6种主要货币指数已跌至1973年以来的低位。欧盟迫于通胀压力可能将开始加息,中国则因经济过热,继续收紧银根,加强宏调。种种迹象表明,随着美国的持续减息,全球通胀将继续上升,新兴经济体资产泡沫爆破的机会越来越大。因此,国际流动性和各国财富基金将会把投资方向移转至最有价值和应对未来社会与经济危机最安全的领域─石油和黄金。这也是近年国际油价和金价大幅飙升的主要原因。近期国际油价屡创新高;现货黄金每安士高见988.2美元,白金首度突破每安士2301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均较2003年以来上涨近3倍。
第五,在未来环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在地缘局势动荡不安的阴霾中,在全球金融危机笼罩和美元仍为国际结算硬通货的金融秩序里。欧、亚、非等各国为了自身的战略安全和经济稳定,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必将继续大量增持石油和黄金储备,这两类战略资源的价格仍将继续上升,作为未来拥有世界石油和黄金最高储备的美国而言,将稳收渔人之利。可在高位卖出石油和黄金,回笼美元,继续主宰和结算世界经济。这才是“强势美元”的真谛,也才是美国的最终目的。既吸纳各国资源重振了美国经济,又让世界各国为美国重整世界战略格局的所有博弈成本支出买单。美国仍梦想在新世纪,牢牢掌握世界经济和军事的话语权。这是多么精确的策划和完美的布局。(马建波)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