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不要看他从何处来,而要看他往何处去,展示印度差异悬殊却兼容并包才是我的本意”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无疑是当下最受瞩目的影片,不但成为全球票房黑马,还一揽八大奥斯卡奖项。这份国际荣誉在印度国内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连串雀跃,但同时也因展现印度底层社会的写实风格而惹出“丑化”争议。
对此,影片原著作者、印度驻南非外交官维卡斯·斯瓦鲁普日前在香港接受《国际先驱导报》专访时表示,无论是影片的大获成功,还是引发的种种争议,都令他始料未及。
英雄莫问出处
事实上,早在该部影片横扫奥斯卡等国际影坛重奖之前,原著《问答》自2005年出版以来即已畅销并取得一众国际奖项,至今已被翻译成41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不过,它却是这位印度外交官的处女作。
斯瓦鲁普的创作灵感来自2003年派驻伦敦期间听说的两则新闻。“一个试验显示,贫民窟的孩子们在没人教的情况下完全用自己的方法学会了操作电脑,让我意识到即使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一样可以获得知识;还有一则新闻说,一个英国人被指参加《百万富翁》节目时作弊。”
于是,斯瓦鲁普就构思了这个日后轰动影坛的印度“社会悬疑故事”,“除了想增进外界对印度社会文化的认知,也想展示知识并非精英阶层才拥有的特权。教育的重要性无可否认,但知识不一定来自书本或者学校,街头智慧、生活经历都是人生的老师,英雄莫问出处。”
这些都是印度
斯瓦鲁普曾先后被派驻美国、英国等地,首次动笔却将视角对准与个人生活背景差别很大的印度贫民窟。他解释说,其实印度人对本国的贫民阶层并不陌生,书中的人物都有着他从小接触到的底层民众的影子。
“我没有‘为设定而设定’地刻意将角色塑造为贫民窟民众,只是想展现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在最困难的生存条件下挑战自我的精神。”
对于电影与小说的差异,他说,“最大区别在于,我在书中强调的是运气,影片中强调的则是命运。”
电影英文标题《Slumdog Millionaire》中slumdog一词来自slum(贫民窟)和underdog(底层人),曾在印度国内被指有不尊重贫民阶层之嫌。对此,斯瓦鲁普表示,电影标题从《问答》改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为了对比鲜明、更加抢眼,情有可原,“在印度引起争议只是因为大家当时不明白而已”。
“但事实上印度的环境是兼容并包的。”斯瓦鲁普强调说,印度是一个发展迅速、贫富悬殊的社会,但却承载着种族、宗教、阶层等诸多差异甚至矛盾不断向前发展。
“我想,印度人接受事实就是事实,印度的确是一个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度。我们有贫民窟,也有摩天大厦,有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贫民,也有世界顶级的计算机专家,这也正是印度的神奇所在。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同处于一个国度,向着共同的命运进发。关键在于,我们站在同一条船上,这是我想要传递的信息。”
他也很高兴自己的小说扮演了“使者”的角色,带给印度更多世界的关注。
希望中国“共鸣”
在采访中,斯瓦鲁普还对中国内地将于近期出版《问答》和他的第二部小说《六个嫌疑人》而感到很兴奋,“我希望中国读者能对我的故事感到共鸣,我们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我想大家能在这些故事中发现很多共同点。印度和中国创造了世界两个伟大文明,我们可以共同寻找我们的命运之路。”
斯瓦鲁普笑称,自己对作家和外交官两种角色都很享受,也努力维护其间平衡,但始终认为自己的首要角色是一名外交官。
“现在担任印度外交官正赶上了好时候,印度正受到世界关注,人们总想了解印度,热切需要知道印度的消息,我很荣幸能在这样一个时刻代表我的国家。”(记者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