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3日电 联合国环境署2日表示,从7月1日开始,中国停止除必要用途之外的含氯氟烃(chlorofluorocarbons)和哈龙(halon)的生产,这标志着中国提前两年半完成了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中约定的目标。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含氯氟烃主要用于冰箱和空调的生产,而哈龙主要用于灭火器的生产。这两种物质能够破坏臭氧层,进而增加人类罹患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和免疫系统被破坏的风险。
环境署表示,中国近年来开发了不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替代产品,在世界银行和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的协助下,逐步关闭了生产这两种物质的工厂。上周日(1日),中国最后六所生产含氯氟烃的工厂中的五所被关闭,剩余的一所仅用于生产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仪器必需的含氯氟烃。
世界银行表示,中国的行动不仅是实现《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政府和工业界之间就保护臭氧层的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对于防止臭氧层遭到进一步破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9年1月正式生效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逐步淘汰、减少和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做出了规定。按照规定,包括亚太各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在2010年以前停止含氯氟烃和哈龙等臭氧消耗物质的生产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