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3日电,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自2005年以来俄罗斯国防部开始积极推进第5代歼击机的研制工作,苏霍伊公司在得到国家大量资助和印度伙伴加入后,有望按计划实现T-50项目,预计原型机会在2009年首飞,2015年后开始量产,最多生产400架。
第5代战机研制工作最早于1981年开始,当时代号“歼击机-90”项目。最初由米高扬设计局研制MFI轻型前线歼击机和重型多功能歼击机,交由米格公司生产。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俄罗斯爆发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新一代战机研制项目进程严重迟滞。苏霍伊公司也在研制新一代战机,总设计师西蒙诺夫选择了独特的前掠翼机身布局,90年代命名为苏-37“金雕”,后改为苏-47,1997-1998年苏霍伊公司计划把苏-37作为第5代歼击机的原型机。后来由于项目进展缓慢,MFI和苏-47起飞重量过大,设计开始落伍,已不能成为第5代歼击机的原型机。据消息人士透露,俄空军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新一代歼击机的战术技术参数要求,2001年初予以明确,现在代号PAK FA(前线航空兵前景航空系统),由苏霍伊公司负责研制,内部代号T-50。
据悉,苏霍伊公司竞标时提出的前景歼击机比美国的F-35还重,比F-22略轻。公司总裁波戈相坚持发展重型战机,认为俄航空杀伤兵器的机载设备、发动机、个别零部件传统上重量大,尺寸大,因此应当建设更重的空中作战平台。另外俄罗斯幅员辽阔,保护领空的歼击机的作战半径应当更大,自然需要增加燃油储备。而且,俄制武器在世界市场上的主要进口国,传统也喜欢首先采购重型歼击机。米格公司的立场截然相反,在放弃了重型MIF项目后开始研制重量和米格-29相当的相对轻型歼击机,认为在同等支出的条件下,从整体战斗潜力来看,数量多的轻型歼击机群要优于数量少的重型歼击机群。
2002年俄空军正式宣布苏霍伊公司在第5代歼击机竞标中胜出,代号T-50。米格公司失败是因为受经济危机影响较深,复苏缓慢,而且还要履行向印度和阿尔及利亚大量供应战机的合同义务。苏霍伊公司依靠出口合同获得了较多的预算外收入,成功保留了技术创新优势和人才资源,从而在第5代歼击机的研制上走在了前面。近期印度伙伴的加入无疑会推动T-50研制进程。
2003年印度时任防长费尔南德斯宣布对与俄罗斯合作联合研制第5代战机感兴趣,最初考察的是米格公司自行研制的轻型歼击机。2005年底印度新任防长慕克吉访俄,重点参观米格公司,考察第5代歼击机研制成果,印方表示希望从零开始,联合研制20吨的中型战斗歼击机MCA,据称该项目得到了22.7亿美元的资助,计划在15年内实现。当时苏霍伊公司的T-50项目进展较快,印度最初没有考虑加入。2006年印度改变了立场,宣布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准备加入俄空军选定的第5代歼击机项目。2007年1月双方在俄印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上就印度加入T-50项目达成原则协议,现在正在起草政府间协议和相关合同。
从现行日程安排来看,T-50项目应在2015年结束,届时印度完成苏-30MKI歼击机许可生产(2014年)后,从理论上说,可以开始生产T-50。印度的强势加入对俄第5代歼击机的研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项目进程有望继续加速。
现在关于T-50的资料不多,甚至还其外形都严格保密。从媒体报道和数张推测模拟图来看,T-50应当是一种30吨级别的重型双发歼击机,具有典型的第5代战机特征:多功能、隐形、超机动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武器系统可内置可外挂。试验样机将具有典型的第一阶段面貌特征,同时将装配“117型”发动机和“伊尔比斯”被动相控阵天线雷达。到了第二阶段,飞机装配推力15-16吨的完善型发动机和新型主动相控阵天线雷达。原型机首飞计划在2009年进行,试验样机个别部件已开始在苏霍伊公司共青城和新西伯利亚航空制造厂生产。整个研制项目预计还要历时8年,T-50的批量生产不会早于2015年,计划生产300-400架。(毕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