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专家称湄公河次区域旱灾与中国建坝无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多国专家称湄公河次区域旱灾与中国建坝无关
2010年04月03日 11:06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期肆虐湄公河次区域的旱灾与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中国澜沧江段)建筑水坝无关,而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泰国国家灾害预警中心主任史密斯·达玛萨洛纳日前对媒体如是说。

  中国西南省份和湄公河次区域有关国家目前正遭受百年一遇的旱灾,旱灾造成湄公河次区域缺水。目前,由于大旱,湄公河流经泰国和越南境内某些河段的水位大降,当地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老挝及缅甸也出现缺水及船只停航等情况。

  有媒体称,湄公河次区域的干旱及河流水位过低与中国在上游修建水坝蓄水有关。对此,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有关专家表示,旱灾是由气候异常引起的。他们还对中国及时提供湄公河上游水文信息表示赞赏,并呼吁本国政府与中国合作抗旱。

  湄公河次区域旱灾是气候异常所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越南气候变化问题政策顾问科斯·内夫杰对新华社记者说,去年冬天以来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遭遇多年不遇的干旱,这主要由厄尔尼诺现象导致,而不是像某些媒体报道的因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水电项目所致。

  内夫杰说,中国修建水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水电资源,水库蓄水后很快要放水才能发电,这样水实质上又很快流回澜沧江,并没有被长时间拦蓄。目前中国西南省份也面临大旱,水库无水可放,这正说明此次干旱是气候原因导致。

  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流出中国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全长约4880公里。研究数据表明,澜沧江段虽然约占干流全长的44%,但其水量仅占湄公河水域总流量的13.5%。

  “某些人士认为湄公河水位下降是受中国建坝影响,这些人是不了解事实才这么说的”,柬埔寨国家湄公河委员会秘书长比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从技术角度讲,电站水坝可有效调节河水流量,还能使旱季水流量增加。

  比敦说,湄公河委员会今年2月发表的声明已经指出,有关研究表明,泰国、越南等国的旱情是由于湄公河流域雨季提前结束造成的,而云南等中国西南省份的严重旱灾也是气候变化导致的,可以说这是若干年一次的气候周期现象。

  此外,越南水文气象和环境研究院以及越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近来也对媒体表示,今年的干旱主要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受其影响,越南去年迎来暖冬,雨季提前结束,今年旱季又格外少雨,造成了此次干旱。

  “感谢中国及时提供的水文气象数据”

  “在目前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特别要感谢中国及时提供的水文气象数据”,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长素威日前在会见中国驻泰国大使管木时说。

  中国不久前宣布向湄公河委员会紧急提供上游的水文资料,每周一次。此举受到有关国家的普遍欢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有关专家指出,中国这一举措能使他们提前预知旱情下一步发展趋势,以便对当地一些可能受影响的老百姓采取救援行动。事实上,中国很早就开始与该地区有关国家分享有关信息。

  比敦对新华社记者说,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与对话伙伴国中国的关系日益密切。根据双方2003年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中方坚持每年向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提供雨季时中国云南景洪和漫湾两座电站的水文资料。“今年3月15日,我们开始收到中方提供的旱季时中国云南景洪和漫湾两座电站的水文资料,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和感谢。”

  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长素威说:“我认为这(中国及时提供水文信息)将极大地增进中国与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间的相互了解,并将有助于解决各方目前面临的干旱及湄公河水位下降等问题。”他表示,希望在泰国华欣市召开的湄公河委员会峰会上,能加强中国与湄公河委员会各方间在水资源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

  湄公河委员会主席伯德则对媒体表示,这(中国及时提供水文信息)表明了中国与低盆地国家合作的诚意……它还将促使有关各方共同解决这一区域其他的重要问题,如粮食安全及气候变化等问题。

  许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均指出,从气象角度来说,作为一个区域整体,中国西南省份和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均受旱灾影响,中国与有关各方的信息交流大大有利于抗旱工作。(杨骏 雷柏松 李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