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吴克刚:利物浦的中国先生
虽然竞选是“一个赔本的生意”,吴克刚仍然想试一试。他只想做好这个过程,甚至考虑自己写一本“参选100天”的书,记录这段历程
文/李梓新(发自伦敦)
离英国大选只有不到两月的时间,650个选区的争夺已达白热化。从每一个选区选出的下院议员将在威斯敏斯特行使立法权。占多数议席的政党将在获选议员中选择成员组阁,其他议员则行使监督政府的功能。而今年,议员候选人中出现了7名华人的身影,数目之多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其中的一位华人,是来自广东潮州的吴克刚,在利物浦市中心的河滨选区(Riverside)代表保守党参加竞选,更是英国议会中第一次涌现出来的具有中国大陆背景的候选人。
利物浦市中心在清晨显得有些清冷,默西河畔的阿尔伯特船坞,记载着历史的辉煌。在全盛时期,利物浦港口的吞吐量占全世界总量的40%。这里还是重要的贩卖黑奴的据点,而且也建立起欧洲最早的唐人街。然而今天,利物浦是英国南北发展日益不平衡趋势的受害者,这座全英第四大城市的失业率竟然居于英国各区前列,达到12%。
吴克刚的办公室在离阿尔伯特船坞步行可达的地方,是市中心大型购物中心“利物浦一号”与老城的交界。只是这座叫做“汉诺威大楼”的建筑,门口没有挂着任何标志,一楼还是一家巧克力蛋糕店。旁边的工人都不知道保守党的办公室在这里。
吴克刚用带着潮州乡音的普通话说:“这里就是英国保守党在利物浦地方的党支部了。”“党支部”这样的词语令人恍惚,一个华人讲党支部,这样的情景应该发生在中国吧,而眼前这位身材不高,年近知天命的华人,正在英国带领着这个党支部向威斯敏斯特进发。
不安分的地理教师
吴克刚于1961年生于广东省潮州市区甲第巷,这条小小的古巷如今还雕梁画栋,是完好的潮州民居保存典范,历史上因为出过科举状元而得名。现在吴克刚在英国竞选国会议员,大约是另一种方式的“及第”。
“我是幸运的,1978年作为‘新三届’的学生上了中山大学,读地理系。”17岁便顺利读大学的吴克刚不用像“老三届”一样蹉跎岁月,毕业后又到华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并留校任教五年。
对于一个大学青年教师来说,在1980年代,他已经有了国家科研课题,也出版过学术著作,有稳定的教职,家庭和睦,第一个孩子刚刚出生,这样的生活,很多人也就继续过下去了。可是有点不安分的他还想继续到国外的学术世界深造,看看在地质、环保等方面国际上的尖端研究是怎么样的。
于是,他在1991年来到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攻读博士。这一来,便是他英国生涯的起点。
“我博士研究的主题是尼泊尔的梯田开发与印度恒河保护之间的争端,这个题目其实开始跨越了地质和环保的范畴,延伸到了地缘政治的范畴。我的博士导师换了3个,从中我学到最多的便是如何用计算机的手段科学地分析地理变化。而向地缘政治的兴趣扩展,使我后来的工作和今天的发展,都有渊源可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