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与对话国峰会希望推动合作 最大化提振信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东盟与对话国峰会希望推动合作 最大化提振信心
2009年04月09日 16:19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4月10日至12日,世界目光将投射到泰国中部海滨小城帕塔亚。第十二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第十二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以及第四届东亚峰会将相继在这里举行。

  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东盟与对话国峰会为扭转困局群策群力,旨在推动区域合作,最大化提振信心。

  “10+1”加速区域合作

  在东盟组织层次丰富的众多合作机制中,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即“10+1”机制是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加速区域合作的一大支点。

  中国与东盟自1991年开始正式对话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在即将举行的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将签署投资协议,由此结束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所有谈判,这也意味着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建成。

  金融危机袭来之时,区域合作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中国与东盟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贸易额保持快速增长,达到2311.1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4%。可以说,自贸区建设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逆势推进,这充分体现了双方领导人加强睦邻友好、深化经济合作的政治意愿。

  可以预料,作为地区经济一体化最主要的推动力,中国和东盟的紧密合作将以自由贸易区为先导向更深层次发展,也将引导并带动其他国家投入地区合作。

  “10+3”推动金融合作

  如何有效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加强金融和财经领域的合作、保持本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将是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10+3)会议讨论的重点。

  在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和外来投资的东盟国家已受到严重影响。今年1月份,印尼出口降幅创22年来新低;菲律宾2008年全年出口只增长0.3%;新加坡1月份对外贸易下降三分之一;越南工业产值今年头两个月增幅回落13.8个百分点,创18年来新低,出口同比下降5.1%,进口同比减少43.1%。

  应该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产生的“10+3”机制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2月22日,在泰国普吉岛召开的“10+3”特别财长会议承诺加快“清迈倡议”多边化进程,提出将筹建中的区域外汇储备库规模从原定的800亿美元扩大至1200亿美元。储备库规模扩大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本地区资金救助能力,体现了本区域加强合作、应对危机的信心和决心。

  据悉,此次“10+3”领导人会议将就合作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粮食安全和生物能源的开发合作等发表联合声明。

  “10+3”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约为9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6%;外汇储备总额是3.6万亿美元,占世界外汇储备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10+3”在财经领域共同采取行动,将对亚洲乃至世界提振信心、克服金融危机产生积极影响。

  东亚一体化确定发展方向

  东亚峰会自创立至今已举行三届。作为一个新的论坛和新的合作形式,东亚峰会致力于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实现东亚共同体目标,既对本地区面临的问题进行前瞻性讨论,又从实际出发在可能的领域展开务实合作。

  东亚峰会目前包括东盟与中日韩(10+3)以及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99年11月,东盟“10+3”领导人会议发表了第一份《东亚合作联合声明》。自那以后,东亚合作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已逐渐形成以东盟为主导,以“10+3”合作为主渠道的发展模式。

  据报道,即将举行的第四届东亚峰会将进一步明确东亚峰会今后的发展方向,并将强调在更广泛领域充实和推进地区合作,其中包括在金融、教育、防治禽流感等方面的合作。

  东亚国家之间虽然存在巨大差异,但各国都有推动地区合作的愿望,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东亚各国更加重视地区经济合作的机制化。东亚峰会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东亚峰会作为一种新的合作形式,反映了本地区一体化进程的需求。

  可以预见,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萎缩,为最终实现东亚一体化,东亚各国在东亚峰会机制下的合作范围将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将不断拓宽,合作层次将不断深化,合作目标将不断提升。

  此间观察家认为,即将举行的东盟与对话国系列峰会将围绕如何应对影响本地区人民福祉的各种挑战,以合作、务实的方式进行讨论并采取实际行动。会议有望达成的共识和取得的成果,将有助于推动地区合作,提振应对危机的信心。(许钺乃 许多 张秋来)

【编辑:吴歆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