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1月20日宣誓就职,新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也走马上任。她将如何收拾布什留下的外交“烂摊子”,备受人们关注。1月13日在出席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就其国务卿提名举行的听证会时,希拉里表示,要运用“巧实力”(Smart Power)来应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形势,并称这种精明外交具有“绝对重要性”。
不要为“巧实力”迷惑
“巧实力”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2004年在《外交》杂志上提出的,强调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实现美国外交目标。2007年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和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发表题为《巧实力战略》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运用“巧实力”进行对外战略转型,帮助美国摆脱当前困境,重振全球领导地位。
然而,究其实质,“巧实力”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它既包括了硬实力与软实力,又没有对使用软硬两种实力的比例做出明确规定。任何决策者实际上都可以声称其对实力的运用是“巧实力”。比如,10%的软实力与90%的硬实力的混合,以及90%的软实力与10%的硬实力的混合,都可以被其使用者描述为“巧实力”。即使被希拉里贬为“不可思议的自我毁灭”的布什八年外交,亦不可否认其是软硬实力的综合运用,攻打伊拉克与阿富汗属于硬实力,而美元外交、“颜色革命”则属于软实力。即使是那些新保守主义者们亦完全可以将其理念归结于软硬实力的“巧妙结合”。
所以,巧实力这一概念的弱点在于“巧”字具有强烈的主观评价色彩,与“软”“硬”之类的客观划分有区别。每个人都可以将其所执行的政策称之为“巧实力”,而将对手的政策贬低为缺乏“巧实力”。
但是,希拉里绝非没有想法的平庸之辈。她的外交体系形成于克林顿任总统的时代,在竞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过程中亦曾清晰并一以贯之地加以阐述。因此,对希拉里突然冒出的“巧实力”,我们应当理解为,她需要一个能够被公众接受但又不为自己套上枷锁的有利的名词。同时,我们也应当从美国新政府所面临的形势,以及新总统的内政外交全盘布局,来考察“巧实力”背后隐藏的实质,来了解希拉里的“巧实力”配方中究竟软硬实力的搭配比例为多少,从而真正探测美国的新外交走向。
巧实力是“疗伤”的代名词
希拉里面临的形势逼人,她要面对前人留下的烂摊子,从八年的“自我毁灭”中将美国救出来。如果说布什时期的外交是以美国利益凌驾于各国利益之上的话,希拉里的外交则要改变姿态,放低身段,鼓励各国与美国患难与共。
布什时期在新保守主义的影响下,美国自恃国内稳固而对外扩张,既有硬的一手战争扩张,又有软的一手政权颠覆;而目前的奥巴马时代,则是要摆脱布什时代的误判而回归现实,那就是美国国内形势不稳,需要首先关注国内问题,对外则需要收缩。有专家甚至直言,美国经济的解药在国外。而奥巴马的近期言论亦明确表示,他的工作核心是美国经济,外交则是为美国经济保驾护航的一种方式。之所以任用希拉里,也是希望借用她的声望,守住外交,做好对外收缩,防止外患内袭。用我们熟悉的语言来讲,是希望希拉里领导下的外交,服务于国内经济大局。
在这种情况下,希拉里的“巧实力”内容,实质上只有一条,就是“疗伤”。既要疗布什造成的战争创伤,又要疗布什冒犯的盟友之伤;既要疗布什冒失形成的国际组织之伤,还要疗布什单边行为造成的双边关系之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