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两利,对抗两损”
在李道豫出任驻美大使时,美中关系正处于低谷,从最惠国待遇问题到“银河号”事件,再到美方反对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后来又发生了引起中国政府强烈反应的“李登辉访美”事件。李道豫作为外交第一线人员,沉着应对,最终见证了棘手事件的化解。
“我任大使的5年,中美关系从冷淡变平稳,两国共同利益汇合点也越来越明显。199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挑战需要两国合作应对,中美两国经济利益的互相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两利,对抗两损,这一切都要求两国发展稳定的建设性合作关系。双方新的利益纽带终于结成”,李道豫说。
1990年6月,58岁的李道豫出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特命全权大使。
在其不到3年的任期里,发生了第一次海湾危机、南北朝鲜进入联合国、和平解决柬埔寨问题等很多重大的国际事件。
“和各国外交官在一起工作,逐步了解了他们的心理特征,关键能把在各个问题上的投票票数搞到手,这是在联合国舞台上外交成功的关键,而那个时候,自己就是朝这个方向做的”,李道豫说。
61岁那年,李道豫走马上任驻美大使,而在那时,也正是中美关系低潮时期。
熟悉当年中国外交内情的人士告诉记者,调李道豫去任驻美大使,看重的就是他丰富的外交经验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可以和美国政府周旋,没有“三两下”,谁敢去冒这个风险?
“必须要交很多的朋友”
当时克林顿政府刚上台,就把“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挂钩,让刚履新的李道豫深感如履薄冰。他说,“一切充满了变数,而一切又是那样的敏感,我明白,工作稍有不慎,就会使祖国的外交处于被动。”
面对棘手问题,李道豫一方面观点鲜明、立场坚定、沉着稳重地传达中国对这些事件的立场;另一方面,他也通过自己亲和、热情的态度,与更多的美国人交朋友。
“当时国际形势很复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加之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在美国掀起了反华浪潮,美国政界不少人认为中国将是下一个倒台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而认为对华关系并不重要”,李道豫回忆说。
李道豫说,“在国与国之间的双边交涉上,要多交朋友,特别是在推动两国关系进展时,必须要交很多的朋友。”
最惠国待遇是经济范畴的问题,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前,这是与美国发展平等贸易的重要法律依据。
那几年,美国国会每年都要审议是否给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顶住压力,每年都支持给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而克林顿在此问题上却是“铁板一块”。
李道豫说,“在中国内政问题上,中国是绝对不会向美国妥协的”。
但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与李道豫会见时,却不时对中国施加压力,说什么“你看,钟表指针在滴答滴答地走。”意思是说时限快到,中国这一年里要是不让步,就等着最惠国待遇被取消。
李道豫认为,中国的广大市场是美国工商界热衷追逐的,美国如果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将对其利益形成巨大冲击。
因此,他与美国工商界广泛联系。
在美国工商界的巨大压力前,克林顿终于低下了头。“1994年5月,克林顿发表讲话,鉴于中美贸易对美国的重要性,他宣布继续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并说,过去把最惠国待遇作为施加压力的杠杆,现在这个杠杆的用处已经发挥穷尽,意思就是不能再用取消最惠国待遇来威胁中国了”,李道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