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的未来要仰仗“国际契约”
虽然,美国和伊叙的关系成为伊拉克契约大会上的亮点,但受访的学者一致指出,伊朗和叙利亚并不是稳定伊拉克形势的本质因素。就像皮勒所言,别说美叙会谈没有什么实质进展,“就算美国能和叙利亚展开全面的合作,其对伊拉克暴力冲突的缓解并不大。因此跨国界因素在伊拉克的混乱中所占的比例是次要的(only a modest role)。”
卡拉布瑞斯认为,伊拉克战乱的核心在于内部,是逊尼派、什叶派,甚至包括美国在内的多方势力混战的结果。内战的加剧会导致伊拉克的邻居--伊朗、沙特、土耳其等势力进一步地介入,它们为伊拉克带来了更多的外在不稳定。因此,召开“伊拉克契约”大会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各国合作,从外部抑制、截断加剧伊拉克不稳定的因素,让各方携手为稳定伊拉克努力。
“越多的伊拉克邻国合作稳定伊拉克形势,避免(至少是减少)中东地区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是伊拉克研究小组去年出台的报告中的一个核心思想,”皮勒说。
事实上,与会的15国外长并没有让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失望,他们同意共同启动这个名叫“伊拉克国际契约”(International Compact with Iraq, or ICI)五年计划,不仅对伊提供财政援助,也将为稳定伊拉克局势贡献政治支持。
卡拉布瑞斯肯定了各国对伊拉克的帮助,但同时提醒人们不要对这些援助过于乐观。
“从原则上讲,各国对于伊拉克的资助承诺对稳定伊拉克局势有利,但实际操作起来,这些承诺是否能兑现、落实,现在判断还有些为时过早。之前,减免伊拉克债务的呼声也曾响起,但往往缺乏具体而明确的方案。什么时候开始减免、具体的减免数额是多少,在何种情况下进行,这些都是大会之后各方要具体讨论的问题,”卡拉布瑞斯解释说。
援助引发的另一个思考莫过于国际势力在伊拉克重建、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渗透,正在逐渐彰显出美国影响力的下降。学者们说:这多是美国自作自受的结果。
“对于国际援助的依赖的确是美国在中东的地位削弱的表现,但并非原因。自从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之后,美国就立即拒绝了来自其它许多国家的帮助--这些国家中的大部分都不太热衷和美国一起进攻伊拉克,”布朗说,“现在的后果是,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失败了,这严重打击了美国的骄傲,国际社会对美国的行为也十分失望。”
卡拉布瑞斯进一步指出:美国在中东的声誉和影响力早已随着伊战的持续而明显下降了。在如今伊战胶着的时候,美国最关心的是立即停止伊拉克的流血与伤亡,而顾不得担心其它国家在中东地位的上升。当然,从长期来看,美国的确是冒着弱化自己影响力的危险,但是这一担忧在时间轨道上能自我缓解,不值得美国现在过虑。
皮勒认同说:“布什政府中的一些人可能担心,让更多的国家参与伊拉克重建,会导致美国到最后分不到好处,同时削弱了它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但与分担伊拉克重建的责任相比,这只是一个小代价。”
值得指出的是,在渗透入中东的众多国际因素中,中国是一颗耀眼的星。在伊拉克契约大会上,中国慷慨解囊,宣布今年向伊拉克提供5千万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用于向伊拉克卫生、教育等领域提供物资,同时大幅度减免伊积欠中方的债务,其中政府债务可全部免除。
“很多人说,中国在中东的这一发展会成为对美国的挑战,但在我看来,中国已经是全球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角色。其中东接触是多层次的,军事合作、民间合作、经济合作全面展开。人们惊讶这一变化而连带担忧其在中东的发展,其实,是多虑了,”对中国在中东的发展颇有研究的卡拉布瑞斯说。
事实上,美国现在的确要仰仗国际力量支援伊拉克的重建工程,因此白宫对“伊拉克契约”的反馈非常积极。布什5月7日在电话里对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说,“伊拉克国家契约会议在埃及的领导人组织得很好,为伊拉克脆弱的政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美国副总统切尼将于5月8日启程出访中东,进行斡旋,以期伊拉克的邻国多多支持伊拉克重建,同时和美国站在一起应对伊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