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有关警察辩称“由于他们拒绝出示证件,所以让人怀疑有人盗窃了这辆外交牌照的车,因此发生了不愉快”,《韩国时报》也强调,中国外交官当场就对韩国警察的做法表示不满,并提出要通过外交渠道解决。韩联社13日报道称,首尔警察厅外事科负责人承认:“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有关条文,没有外交官允许,警方不可以对外交车进行搜查或盘问。”这一说法是相对的。该负责人说:“如果外交官没有允许,警方必须将身份和车牌号通报给外交部。韩警方和中国外交人员间的分歧是在确认身份的过程中产生的。结果,最终通过外交部官员的斡旋,确认了身份,僵局也就结束。”
韩国人有着独特的酒文化,但韩国近年因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每年超过3万起。新年快到了,韩国人的各种聚会活动也多了起来。因此,韩国交通部门对酒后驾车管理很严,但却忽视了外交特权这个问题。
应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
关于这次事件,长期搞外交的这位人士还谈起外交特权与豁免的问题。他说,为保证外交人员进行正常外交活动,各国按照国际惯例会相互给予驻在本国的外交人员一种特殊权利和优遇。当然在具体运用上,由于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也会存在分歧。但“外交代表机关使用的交通工具不受侵犯”是各国公认的,比如不能随意搜查外交人员的车辆。即使外交人员触犯驻在国的法律,在一般情况下,也要通过外交途径交涉解决。对于外交人员违反驻在国规章的一般行为,如驾车违章、无意闯入禁区等,驻在国有关人员有权指出其错误,并要求其注意,特殊情况也可在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制止。
就这件事来说,开始时是一个交通执法的小事情,但当时双方出现僵持后,就上升到了外交特权的层面。此时已经不仅是对一辆外交车的尊重,而是对外交特权的尊重。韩国一些媒体随便放炮,表现出的只能是其心胸狭隘。世界各国如果较起真来,都会对外交特权的使用范围出现争议。但即使出现争议,也应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而不是媒体出来乱搅和。世界媒体中极少看到有关外交特权使用范围的报道和争议,韩国一些媒体显然也该这样做。
(来源:《环球时报》2006年12月15日,记者:文武、谷棣)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