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日18时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7日12时许),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的物理学奖授予三位日本(裔)物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费米实验室名誉教授南部阳一郎、日本筑波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名誉教授小林诚和日本京都大学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名誉教授益川敏英。
其中,南部阳一郎占1/2,以表彰他“在亚原子物理中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的发现”;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各占1/4,以表彰他们“关于对称性破缺起源的发现,该发现预言大自然中至少存在三族不同的夸克”。
“三位获奖人获奖工作的关键词都是对称性破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曹则贤说,“这是一个涉及基础物理和群论的概念,现在已被广泛应用到许多物理领域的研究中。”
什么是对称性破缺?
曹则贤为记者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水和水蒸气在各个不同空间方向上都是一样的,具有球对称性。将水慢慢冷却,在冰点的时候水会结成冰,而冰中的水分子是有择优取向的。这时,它的对称性变低了。“我们说在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发生了对称性破缺。”曹则贤说,如果这个例子还嫌抽象的话,可以观察一下我们的手——手掌是连续的,往前则分出五个分立的手指,这也可以表述为发生了对称性破缺。
“自发对称性破缺在物理理论中指的是真空态比描述体系的拉格朗日量具有更低对称性的情形。”曹则贤说,“这是关于基本粒子物理的一个概念,在日常生活层面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来描述它。”
曹则贤介绍,南部阳一郎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先在超导研究中引入了自发对称性破缺的概念,后将之应用到粒子物理的研究,发展了自发对称性破缺模型以揭示重子质量的起源。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引入了描述夸克质量的CMK矩阵,特别是认识到在矩阵的夸克三角形区中的电荷-宇称对称性破缺要求至少三代,即获奖理由中所谓的三族不同的夸克。
曹则贤说,自发对称性破缺、夸克和基本粒子质量的起源都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概念,此前美国科学家盖尔曼就因夸克概念的提出而于196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位美国科学家格罗斯、普利策和维尔泽克因关于夸克的渐进自由度概念的提出分享了200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位日本(裔)物理学家引入或应用自发对称性破缺的概念,并在基本粒子领域作出了许多突出成就,他们获得诺贝尔奖实属实至名归。
曹则贤认为,三位日本(裔)物理学家此次包揽了本年度的物理学诺贝尔奖,再次展示了日本在物理学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功。此前,日本物理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有汤川秀树(1949年)、朝永振一郎(1965年)、江崎玲於奈(1973年),小柴昌俊(2002)等人,而此次获奖的南部阳一郎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曾担任朝永振一郎的助手。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岳良院士,也是一位从事粒子物理理论和量子场研究的科学家。他到日本访问时曾经当面和小林诚进行过交流。吴岳良说:“小林诚是一个很有学者风度的人,虽然话不多,但是所提的问题都很有针对性。”
吴岳良说,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处于国际前沿,目前正在就对称性破缺的一些问题进行更深的研究。(记者孙闻、吴晶晶)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