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外国媒体通过北京奥运会重读“中国之变”(2)

2008年09月02日 09:44 来源:《环球》杂志

  复兴和谐理想

  “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事件,也是文化事件。和谐集体的理想或许和美国梦一样富有魅力。”

  ——美国《纽约时报》

  奥运会的基础是体育和文化,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它现在也开始体现更多的内涵——传递友谊,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在发给2.1万名外国记者的《时尚中国》宣传册上,赞美之词献给了古代哲人孔子。由此,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络版于8月6日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揭开“软实力”运动的序幕》。

  得知北京奥运开幕式壮丽的画卷中包含大量中国古代书法、绘画、书卷等元素,该报道指出,“奥运会将标志着儒家思想在世界舞台上、在全世界亿万观众面前的首次亮相”。

  在美国《新闻周刊》看来,这象征着一种视野的变化。“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论语》名句通过开幕式传递给全球几十亿人。人们看到的是对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所体现的温和学者生活的礼赞。儒家传统所强调的道德力量开始重新被提及。政府依靠道德榜样、礼仪规范和以德服人来赢得世界人心。建立一个关爱和同情至上的社会,爱由家庭开始,然后扩展至国家和整个世界。

  世界可以按许多方法来划分,东方与西方,富裕与贫穷,但是,最引人关注的是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与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之间的差异。如果集体主义社会,特别是亚洲,在经济上崛起,会出现什么情况?

  “将会出现一种新型的全球对话。” 美国《纽约时报》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就是这样一种对话。中国以此坚定地表明,不仅可以通过西方的自由方式实现发展,还可以通过东方的集体主义方式来发展。

  通过开幕式上数千名表演者整齐地击缶、跳舞,按照精确的编队快速奔跑,没有任何错误和碰撞,《纽约时报》见证了当代的集体主义——以高科技展现的中国奇迹般增长背景下的和谐社会场景。“如果亚洲的成功再次引发有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争论,那么个人主义的力量可能不会获得全面胜利,甚至不可能赢得优势……中国把社会放在第一位是正确的。”在这篇题为《和谐与梦想》的文章中,记者戴维·布鲁克斯经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和谐集体的理想或许和美国梦一样富有魅力”。

  与此同时,包括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德国之声”电台、法新社、西班牙《世界》日报在内的许多外国媒体也看到,张艺谋执导的这场涵盖了中国千年文明精华的开幕式,表现的不是一个规模发展到危及他人程度的经济大国,而是一个拥有古老文化、令人心醉的乐声以及传统绘画的民族。它深层次地表达了中国的和平崛起,传递了友好的讯息。而中国则在这场奥运盛事中开辟了一条“新丝绸之路”,这次中国不仅仅是为了像之前那样与西方取得联系,而且要与它们平等地相处。

  8月9日,西班牙《先锋报》刊文指出,“没有对外侵略的历史和拥有谨慎智慧的特点正是我们面对的这个躁动的世界所需要的……中国最大的美德就是并没有要统治世界,而是拥有一股现代的力量。”

  8月14日,新加坡《联合早报》还援引中国的领导人的话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的机会。”

  超越民族主义

  “由于周围有许多外国人,这位年轻的北京人压抑住了高喊‘加油’的冲动。中国人的得体举止战胜了民族主义。”

  ——英国《泰晤士报》

  北京在这些日子里无疑成了一座“世界之都”。奥运会的组织者甚至在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都融入了西方风格。“鸟巢”和“水立方”分别有瑞典人和澳大利亚人参与设计。而开幕式的服装设计,则邀请了日本时装设计师石冈瑛子。张艺谋起用石冈瑛子的理由是,她拥有东方的DNA,并且在国际舞台上表现活跃。对此,日本《朝日新闻》评论道,这体现了中国的“进取精神及其宽广的胸怀,值得日本关注”。

  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把奥运会构想成体质、意志和精神的全球融合。他的志向是远大的,但这个法国人的世界观几乎没有超出欧洲的范围。只有14个国家参加了1896年首届奥运会。没有一个亚洲国家受到邀请。而北京奥运会在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盛大开幕时,超过一万名运动员一起走入运动场,代表着204个共和国、神权国家、城邦、受保护国和一些地区。

  细心的美国《时代》周刊发现,此次奥运会上身材最高的运动员、中国代表团旗手、身高2米29的姚明,与1米43的美国体操选手肖恩·约翰逊沿着同一条道路入场。同为美国三大杂志的《新闻周刊》则注意到,中国运动员入场时,欢呼声相对来说有所克制,而作为中国夺金道路上的主要对手,美国和俄罗斯运动员入场时观众也在大声欢呼。

  在8月10日晚的中美男篮比赛中,姚明开场就投进一个三分球,观众为之呐喊,随后美国球星科比双手灌篮,喝彩声浪同样强劲。在北京五棵松奥林匹克篮球馆,中国球迷甚至在为负责记分的官员喝彩。中美男篮比赛之前,他们同样为澳大利亚对阵克罗地亚的比赛欢呼。

  赛后,美国《华盛顿邮报》于8月11日发表了一篇文章,《欢呼外交:无论输赢,中国人都兴高采烈》。

  而此前的一天,英国《泰晤士报》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当中国举重运动员陈燮霞举起杠铃赢得北京奥运会中国的首枚金牌时,一位在北京通过大屏幕观看举重决赛的志愿者伸开了双臂。他想鼓掌,可就在他的双手快要合拢时,他停住了。他的手掌在相隔6英寸的地方停了一秒钟,随后放下了双手。由于周围有许多外国人,这位年轻的北京人压抑住了高喊“加油”的冲动。

  《泰晤士报》说,“中国人的得体举止战胜了民族主义。”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编辑:李洋】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