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30日,美国著名投行高盛的高级分析师吉姆·奥尼尔在当日发布的一份“全球经济报告”中首次用“金砖四国”(英文为BRIC)这个词圈定出世界最具潜力的四个发展中大国,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6年半过后的今年5月16日,上述四国外长首次在联合国框架外会晤,并发布联合公报。当记者就此采访奥尼尔先生时,他认为这次会议将被证明具有历史意义,因为一场改变现有世界经济格局变革的大门就此打开了。
5月16日,叶卡捷琳堡。
上午11点钟,俄罗斯、中国、印度及巴西,即所谓“金砖四国”的外长们将首次在联合国框架之外在此地举行会晤。
叶卡捷琳堡是俄罗斯第七大城市,此次主办方俄罗斯将会晤地点选在这里可谓用心良苦,这里不仅是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府所在地、前总统叶利钦的故乡,还是亚欧大陆分界线所在地,亚欧大陆在这里实现了沟通与交流。2009年,该市还将承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为了显示主人的热情好客,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长罗塞利特意将四国外长的会晤安排在州长官邸举行。地处市中心的州长官邸与临近的市政府大楼相比并不起眼,一道大铁门将官邸与外界隔绝开了,院内是几栋黄色的小楼。进入主楼后,记者仿佛进入了一个小型博物馆,这里陈列着大量的矿石标本,以及用矿石加工成的饰品,让来客对该州的主要产业——采矿业立刻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主楼内会议厅、新闻发布厅一应俱全,外长们的会晤将在这里举行。
当记者离会晤开始还有一个小时赶到州长官邸时,会晤大厅里前来采访的记者已是人头攒动了,记者们将主席台对面一侧的空地挤得水泄不通,摄像机齐刷刷地排列着静候主角的出现。据州政府官员介绍,当天报名采访的记者共有80多名,俄罗斯主流媒体悉数到场。
上午11时,当四国外长出现在州长官邸圆顶大厅时,立即被等候在此的记者们团团围住,闪光灯顿时闪成一片。外长们与州长罗塞利在主席台共同合影后,分别落座开始会晤。但令记者们感到有些失望的是,在被允许拍摄5分钟后,记者便被安排到隔壁新闻发布会大厅等候。整个会谈闭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比原定时间延长了半个多小时。
会后发表的一份联合公报开宗明义地表示,四国强调在法治和多边主义基础上建立更加民主的国际体系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并承诺共同努力,与其他各国合作,加强国际安全与稳定,确保各方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同时,四国商定将于今年9月第63届联大期间在纽约举行下次外长会晤。下次在四国本土举行的外长会晤将由印度主办。
6年半后,一个原本概念味道浓厚的人造词汇终于找到了一个真实历史进程的支撑。
2050年的世界
还是回到高盛的报告。主笔者吉姆·奥尼尔,现在是高盛全球经济研究的主管。继推出“金砖四国”概念之后,奥尼尔的团队几乎年年会推出关于这四个国家的报告,而这些报告做出的预测(虽然经常会有修正)始终坚持四国将挤入世界大国前列的立场。
在高盛描绘的2050年的世界经济版图中,出现的是一幅现在看上去多少令人难以置信的座次表。高盛预测,2050年,目前的世界经济强国会剧烈洗牌,新六大经济体将变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届时,现有的六大工业国只剩美国与日本,英、德、法、意将被淘汰出局。
在其更新的2007年的一份预测中,高盛预测“金砖四国”超越的速度会更快。四国经济总量将在2032年超过七国集团。中国将在GDP总量上于2027年超越美国,印度将在2050年超越美国。
众所周知,2007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动荡,世界经济的增长率被普遍调低,而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原本乐观的发展前景也被蒙上了阴影。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在回答《环球》杂志记者关于高盛是否会就此修正它对2050年的预测时,吉姆·奥尼尔仍然斩钉截铁的回答:“No。”
也许他的坚持来自于历史发展大维度的坐标中。英国《金融时报》的著名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收集的一些数据显示,不到200年前,即1820年,中国的产值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印度占16%。四大欧洲国家占17%,而美国不到2%。而按照高盛的统计,在1770年,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夜,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出占世界的20%。然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印度的份额下降到3%。
原因何在?高盛总结为四个字——闭关锁国。
但自从30年前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成为全球化浪潮积极的参与者之后,中国创造了无可匹敌的经济发展速度,平均每年9.6%。按照经济总量,中国已经相继超过法国、英国,位居世界第四,而众多西方媒体相信,中国2007年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最新的数据显示,“金砖四国”经济总量目前已占世界的16%,而发展速度依然保持着高于世界平均值的水平。
既然一个多世纪前由于封闭导致了经济的滑坡,那么一个世纪后为什么不能由于开放而重新获得失去的历史地位呢?对于“金砖四国”来说,也许历史的大逻辑就在于此。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