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有关中国、印度消费增长加剧全球粮食危机的说法逐渐多了起来。粮食、土地、农业等问题,因为扯上中国正变得越来越敏感。“中国考虑在海外‘屯田’”的消息,经过英国媒体的炒作也成了个热门话题。目前,韩日和中东一些产油国都已加入到海外扩展农场的争夺战中。而据记者了解,说中国农业“走出去”要成为国家政策的说法并不准确,它只是一种尝试。很多中国企业和农民早在十几年前就自发地到海外“置地”种粮种菜,从没有对世界的粮食生产和供应构成威胁。
西方关注中国海外“屯田”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8日登了一篇由记者贾米勒•安代利尼发自北京的报道,很快被多家媒体和网络转载。文章说,在食品压力的推动下,中国正将目光投向全球农场,考虑在海外“屯田”种粮,并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文章说,中国政府正在考虑一项计划,鼓励中国企业在海外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购买农田。为此,中国政府已制定政策推动国有银行、制造企业及石油公司加强投资海外,收购土地,“但迄今为止,海外农业投资仅局限于几个规模较小的项目”。文章还介绍说,中国去年消费的大豆60%是进口的,这种农作物将成为企业在海外收购农田政策的支持重点,此外还有香蕉、蔬菜和食用油作物。文章援引一位中国农业官员的话说,“农业部已经和巴西就收购土地种植大豆进行商谈”。文章最后分析说,如果中国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在海外购买或租用的土地上使用中国劳动力(而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的一种普遍做法),这样的话,对一些国家来说,将会造成很大的问题。这篇文章发出几天后,又有西方媒体说“中国官员否认了海外‘屯田’”的说法。
有关世界粮荒的话题正逐渐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正常发展和消费挂上钩。《金融时报》的报道特意强调“中国正逐渐丧失食品自给自足的能力,原因是随着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中国人的食谱重心正从大米等转向肉类,而生产肉类需要大量的进口饲料”。《芝加哥论坛报》5月11日刊登了一篇同样发自北京的文章。这篇题为“粮食供应疲劳过度”的文章说,粮食危机的“根系”正在全球蔓延,从卖出天价石油的中东,到使用生物燃料的美国,再到遭遇干旱的澳大利亚,但这场粮食危机还让人们注意到一个“长远趋势”,那就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胃口”越来越大。文章借一位食品商人的话说,“只要中国一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会涨价,看看钢铁和石油就知道了。如果中国开始买玉米,那又会发生什么呢?”
海外“屯田”不是什么新鲜事
此前几天,美国总统布什说印度中产阶级消费增长提高了全球粮价,已经引起了印度人的强烈不满。但看上去,西方国家和舆论还是愿意把目前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原因加到发展中国家头上。实际上,《金融时报》提出的农业“走出去”的话题,不仅对中国来说不是什么新话题,对世界很多国家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文章提到的中东及北非地区一些农业资源匮乏但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就有类似的考虑。如利比亚正与乌克兰这个世界“大粮仓”进行种植小麦的商谈,而沙特阿拉伯也将在海外投资农业及牲畜养殖项目,以确保食品安全和控制商品价格。此外,韩国和日本都在加紧拓展海外农场。有报道说,日本在海外拥有1200万公顷的农田,这个面积相当于日本国内农田面积的3倍。最近,日本三井物产经过长时间准备,对投资结果、风险等因素进行分析后,在巴西投入巨资。同样,韩国也曾有数十家企业“走出去”,在阿根廷、俄罗斯、蒙古、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种地,但有些并不成功。今年4月,韩国还在蒙古以无偿援助的方式获得27万公顷的土地,将来可用于种植。
我国新疆的新天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是在农业领域较早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早在1996年,该公司就在古巴投资5万美元种植水稻。由于采用了良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每公顷水稻单产比古巴国内经营最好的农场平均单产还高出2吨多,创古巴历史单产最高纪录。过了两年,该公司又在墨西哥购置1050公顷土地,投资300多万美元,同样取得丰收,给当地带来了不小的社会影响。这些做法,既给企业带来了利润,又向当地传播了先进的生产经验,有很好的示范效应。除了企业行为,也有些地方政府鼓励当地企业与周边国家开展农业合作。重庆市政府2004年3月与老挝签订了“中国重庆(老挝)农业综合园区项目”合作协议,农业园区规划面积5000公顷,包括种植业、水产业、加工业等项目。
但“走出去”更多的是中国商人和农民,他们在海外自发地租用耕地。范传钊是一位山东农民,他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北喀区哈里法也村经营着一家农场。2007年8月,《环球时报》记者去他的农场采访时,看到几位来自达尔富尔的苏丹人在地里翻土、除杂草。经营4年多来,范传钊的农场在当地名气很大,种植的蔬菜满足了苏丹人和在苏生活的中国人的需求。5月11日,在谈到国外关注中国海外“屯田”的话题时,范传钊告诉记者,他现在的土地是向当地人租的,也雇了不少当地人来工作,现在苏丹政府鼓励国外的政府和个人来苏丹投资农业,对有一定规模的投资意向可以提供使用期限为60年的土地,费用很低。因此,他也在考虑是否“屯一块地”,继续搞他的蔬菜种植。据范传钊了解,有几家中国人办的企业也有同样的意向,而与苏丹政府达成的协议中,生产的粮食可以运回中国,并减免关税。但他也强调:“关键问题是农业项目是一个长期的投资,收益不会很快,况且目前国内的粮食价格基本稳定。”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