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理财产品丰富多彩,金融市场制度相对完善,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在非常规范和透明的环境中运作。
法规严密周全
李山泉是美国前5大基金公司——奥本海默基金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高级基金经理,是华尔街华人精英的杰出代表,他管理的基金在同类基金中长期名列前茅。
在谈到基金运作及监管等问题时,他说,美国的基金法规非常完善,包括银行在内的任何机构从事基金业务都必须获得美国证监会认可,并遵守基金法规。
美国的基金法规主要包括1940年的《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1933年的《证券法》以及1934年《证券交易法》等。“美国的基金法规非常严密、周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金业的发展,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他说。
“由于有可操作性非常强的法律法规作为后盾,加上严厉的监管及处罚制度,绝大多数美国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在非常规范和透明的环境中运作的,违法乱纪的事情很少发生。”李山泉说。
严罚违规行为
“平时看起来经营环境非常轻松,但实际上背后有庞大的监管机构在实施严密的监控。”他说,基金公司都非常自觉履行承诺,因为“一旦出现违规并被查处,其代价非常昂贵——基金管理人不仅要‘吐出’此前所赚取的所有利润,并且还要被处以重罚,从此永远不得跨入这个行业。”
“在美国,监管部门对基金业违法者绝不可能做出所谓‘下不为例’式的‘不痛不痒’的简单处理,严厉的处罚制度吓阻了相当一部分人。”他说。
据李山泉介绍,美国的基金运作相对规范,特别是开放式基金比较成熟,已成为非常受欢迎的大众理财工具。数据显示,近一半的美国家庭持有基金。此外,美国70%的基金投资者至少有10年投资基金的经验,平均年龄是48岁,家庭平均金融资产约12.5万美元。“这是一个在投资意识、能力、经验乃至年龄上都比较成熟的投资群体,因此他们都清楚地知道:收益永远和风险连在一起。”他说。
提起银行理财,俄罗斯多数老百姓竟然一无所知。
俄罗斯:民众不信银行理财
立法走在前头
其实早在1997年,俄罗斯就制定了有关银行开展信托服务的法律法规。起先,银行瞄准的是富人,开展个人信托服务,采取一对一的服务方式,根据客户需要量身定制理财计划,投资门槛通常为250万卢布(约10万美元)。
面向大众(主要是中产阶级)的银行理财产品,是近年来推出的新业务,规模不大。在俄罗斯大概1000多家银行中有28家销售该类理财产品,投资者不过区区5万人,投资总额大约为190亿卢布。
银行理财投资范围广泛,运作方式比开放式基金更灵活,但对管理人运作水平的考验更大,不同产品的收益率也有天壤之别。例如,2007年俄罗斯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由于投资能源期货而获利90%,而另一家银行以美国不动产为投资对象,结果一年下来亏损25%。
民众抱有戒心
媒体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3%的俄罗斯人不打算在两年内与包括银行在内的任何金融机构打交道,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在银行没有存款。
俄罗斯多数人对银行不感兴趣,大概是因为二十多年间俄罗斯银行给老百姓带来了太多的痛苦回忆。苏联解体后,计划经济体系崩溃,俄罗斯国内通胀率达上千倍,卢布变得一文不值。老百姓几十年辛苦积攒的储蓄化为乌有。
记者曾到一位幼儿园老院长娜塔利娅家做客,她从柜子中拿出一张苏联时期的存折,指着上面的存款额对记者说,她和丈夫当年存的这些钱够买房买车,“现在这个存折只是留个纪念而已”。
银行吸收不到存款就无法发展,银行业不发达,企业拿不到贷款,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如何让老百姓将褥子底下和袜子里的钱拿出来存在银行,几年来政府和俄罗斯央行采取了许多措施。居民对银行的信任也开始恢复,截至2008年2月1日,居民存款已达5万多亿卢布。尽管如此,其中一半存款也只是存在国有储蓄银行里,俄罗斯人至今还是不相信商业银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