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五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江青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中新社资料图 王发塘 摄
|
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五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江青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中新社资料图 王发塘 摄
|
“文革”中江青亲自召见
1966年,浩然因为出生好,长期在农村写作,群众反映也很好而被以军宣队为主的北京市文联工作组看中,被推为市文联革委会副主任。
浩然第一次和江青见面是在天桥剧场,陪同人有于会泳、刘庆棠、浩亮等。江青和他谈论起《艳阳天》小说与电影。几天以后的一个凌晨,浩然被吴德带到钓鱼台,接手了一项任务——与诗人张永枚、新华社记者蒋豪纪代表江青慰问西沙海战的前线军民。江青还让浩然和张永枚搜集材料,创作作品。这是他第2次见到江青。
从西沙回来之后,浩然接到市委通知,让他到人民大会堂参加活动。在这个会上,浩然亲眼看到,江青拿着狄福才的档案袋。狄福才原来在8341部队,是毛泽东派到文化组的。一会儿来了一个秘书,江青交代说,这个人不可重用。浩然听到后心里不由得一惊,认为毛主席派来的人,江青都这样说。他还联想到《欧阳海之歌》的作者曾经被她重视,后来又被投进监狱的实例。由此开始,浩然和江青开始刻意保持距离。
在惶恐和紧张中,浩然用一个月时间写出了《西沙儿女》。由于对生活不熟悉,他把自己年轻时知道的家乡抗战故事改造了一下就应用了上去。在多年以后出版的《浩然文集》中,浩然没让收入这部作品。
浩然心里的忐忑,在其长子梁红野的回忆中得到了证实。有一次,浩然把梁红野叫到跟前,告诉他,床上枕头里藏了几百块钱和一些粮票,都是父母多年积攒下来的。他担心万一什么时候自己被抓被关,年纪轻轻的红野就得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因而预先告诉他有那些钱和粮票,以备不时之需。
推脱江青布置的任务
1975年9月16日,浩然正在延庆县山区农村体验生活,突然接到市委的电话,说江青让他到大寨去。浩然17日赶到大寨,参加二十几名文艺工作者的集会。这是他第4次在小范围场所见到江青,也是最后一次。
在大寨的第二天,往食堂的路上,浩然被于会泳等人伴随着的江青拦住,她问,你听到什么谣言没有?浩然回答说,没有听见。我一直在乡下,那里闭塞得很。江青接着问张永枚,张回答说,听到了,说江青同志是吕后。江青一听就破口大骂。
吃饭的时候,江青正式给在场的文艺工作者布置写作任务:重写《创业》、大改《山花》、新创作《井冈山》、《长征》和《四渡赤水》。她让浩然和一位导演合作搞《井冈山》。于会泳还宣布,江青布置的创作任务,回去后对谁也不许讲。回到北京,浩然第二天向市委做了汇报,并直接跟市委主管文艺工作的黄书记表明不愿意执行江青交给他的这个写作任务。那位书记说,拖拖看。于是,浩然就藏到军队写小说。1976年春节临时回京探亲的时候,文化部刘庆棠等人通知浩然,春节后参加电影会议,责令《井冈山》等创作上马。浩然为了逃避,又通过市委领导在初二躲进军队的301医院,继续偷偷写小说。
在后来的回忆中,浩然称,自己一直拖着没有写这部作品。1976年9月,浩然成为毛泽东治丧委员会中唯一的文学界代表,和老将军杨成武一起守灵。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