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3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2月12日刊登《周恩来和巴黎小旅馆》的文章说,今年3月5日,是中国前总理周恩来诞辰110年纪念日,尽管这位中共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领导人物去世已有30多年了,但时光的流逝和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却并未使他远离公众的视野。
文章摘录如下:
每当人们回顾起周恩来的政治生涯,必然会提到法国巴黎,1922年至1924年,周恩来在法勤工俭学期间,就曾居住在巴黎意大利广场附近戈德弗鲁瓦(GODEFROY)街上的一家小旅馆,并在那里从事早期的政治活动。
当年的小酒店今天仍在营业,旅馆边的墙上悬挂着周恩来纪念碑和铜制浮雕肖像,也把这一原本有些僻静的角落变成了“中国红色之旅”的著名景地。
“斗室”做“党部”
关于周恩来在巴黎生活经历的记载虽然并不很多,但都提到了周恩来曾经住过的那家小旅店。
有资料显示:周恩来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发起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这一组织的负责人。当时,周恩来就住在巴黎戈德弗鲁瓦17号旅馆内的一间斗室里,这里同时也是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党部”,他们创办的理论刊物《少年》(后改为《赤光》)的编辑部,也设在这里,李富春、邓小平等都曾在编辑部工作过。
现在还可以找到一张当年周恩来在小酒店前拍摄的照片,这张照片也证实了一些人的回忆:“有两年多时间,他住在城南意大利广场附近的戈德弗鲁瓦旅馆,有时去雷诺汽车厂做工。他自己做饭吃,尽管穿着整洁,但有一点‘装体面’的味道,尤其是那条裤子,可能是穿得太久的缘故,裤腿似乎越缩越短了。”
同在法勤工俭学的聂荣臻后来写道:“恩来在法国的生活十分艰苦。他住在巴黎意大利广场附近的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家小旅馆里,真可谓身居斗室,惟一的一间住房不到10平方米。这里既是他的住所,又是我们办刊物和进行党团活动的中心。人多了,实在装不下,就只好到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活动。每当我到恩来那里,总见他不是在找人谈话,就是在伏案奋笔疾书。吃饭常常是几片面包,一碟蔬菜,有时连蔬菜也没有,只有面包就着开水吃。”
聂荣臻还记得,1924年6月,周恩来接到党的通知,要他回国工作,他高兴极了。“我们几个人在我的住处为他送行。我弄了些葡萄酒,开怀畅饮,由于高兴,恩来和大家居然都喝得有些醉意。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在回忆父亲的书中,谈到了1974年,邓小平在参加联合国大会之后,从纽约乘法国航空公司飞机,先到法国巴黎,再换乘中国民航飞机回国。“在法国,父亲曾经让使馆工作人员帮忙,寻找20年代他和周恩来等人在法国从事中国共产党地下活动的旧址。在一个名叫意大利广场的地方,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旅馆……由于保安的原因,他不能随意下车。车子到了意大利广场,绕行两周,也没有找到那个他们当年住过的小旅馆。父亲从车窗往外望去,不胜感慨地说:‘样子变了。以前总理、富春和我们几个,常常到对面的一个小咖啡馆喝咖啡。’”
据说,离开法国前,邓小平还请使馆帮忙买了200个牛角包和各式各样的奶酪,带回国后,他亲自分配,把这些面包和奶酪分送给同在法国勤工俭学和参加革命的周恩来、李富春、聂荣臻、蔡畅等老战友。
为了纪念周恩来,法国政府于1979年10月特别在这家小酒店前设立了周恩来纪念碑。纪念碑是一块固定在酒店外墙上的绿色大理石,上面镶嵌着周恩来铜质浮雕头像,铜像下面刻着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周恩来”三个中文金字,并配有法文说明:“周恩来,1922年至1924年在法国期间,住在这所房子里。”
纪念碑落成时,正在法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和时任法国总统的德斯坦共同为纪念牌揭幕。
雕刻家贝尔蒙多:“我在想周恩来”
周恩来纪念浮雕像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贝尔蒙多先生,他也是法国著名电影明星贝尔蒙多的父亲。北京外国语学院著名学者沈大力教授曾在好友、法国龚古尔文学院院士罗布莱斯的陪同下,到访过这位雕塑家的工作室,并从此与贝尔蒙多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日前,沈大力教授在巴黎接受了记者采访,介绍了当年贝尔蒙多创作这件浮雕像的轶事。
沈大力先生首先介绍说,贝尔蒙多先生师从罗丹最得意的门生德斯波奥,并成为法国罗丹派的代表人物,他曾为高乃依、普鲁斯特、戴高乐等著名人物塑像,“法国政府能够把这一项重要订单交给他,足以显示这位老雕刻家的艺术声望”。
事实上,当时的制作时间非常紧迫,10月7日,贝尔蒙多接到订单,要求在16日挂纪念碑前完成,这其中还要给铸模和铸铜工艺留出2天时间,实际构思加创作时间加在一起还不到一周。贝尔蒙多曾对沈大力说,“当时我有些焦虑,担心拿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而最令雕塑家感到困扰的是,中国使馆向他提供了一张周恩来的标准照片,希望能够雕刻总理的正面像,“而对于浮雕肖像来说,侧面更具有表现力”。在这种情况下,贝尔蒙多立即投入到创作中,他每天从黎明工作到夜晚,有一次吃晚餐时,妻子发现他陷入冥想,便问道:你在想什么?”,“噢”他如梦初醒地回答:“我在想周恩来”,语毕便又重新沉浸到艺术的思索中去了。
在贝尔蒙多的工作室,沈大力看到雕塑家绘制的十多幅周恩来素描和多个浮雕模型,深为这位法国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所感动。贝尔蒙多告诉沈大力,他和周恩来是同龄人,而且非常崇仰这位中国的政治家。“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重现周恩来的生命和魅力,力求能让更多的光线聚射到他的脸庞上,从而以明朗的形象辉映出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活力,和他的精神。”
沈大力回忆说,贝尔蒙多先生曾在电视中看到过中国的云岗石窟,对那里的雕塑作品赞不绝口,非常向往去中国参观。后来,沈大力还为他专门进行了联络和安排,由中国政府向他发出了访问邀请,但是由于老先生心脏有问题,不适合乘坐飞机远行,直到他去世前,也始终未能圆此夙愿。
法国小酒店再续中国缘
如今,周恩来当年住过的这家小酒店,已经有了新的主人——旅法华人杨艳春和丈夫李建乐。
说起这家酒店,杨女士特意提到“缘分”二字。2001年,她和丈夫想要开一家酒店,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合适的目标,当时已经看了很多家。“第一次来看这家酒店的时候,看着外面不起眼,到了门口都不想进去了”,杨女士说,还是在经纪人的催促下才勉强同意进去看看,进去以后却觉得小酒店不但整洁雅致,而且舒服温馨,就毫不犹豫地接手了。“当时还不知道周恩来曾在这里生活过。”
杨女士介绍说,十几年前,这家酒店进行了改造,由于市政府规定意大利广场周边100米内的建筑外观不能随意改动,所以进行改造时,保留了酒店的外墙,而将内部进行了重新的改造和装修,周恩来当年住过的小房间原来只有不到10平米,除了床和简单的家具外,房间只有一个洗手池,门外就是一个旋转上去的木制小楼梯。酒店改造时,取消了木制楼梯,把这块空间变成了一个冲凉房,房间也比以前更大了一点,现在成了一间双人房。
这家酒店经过改造后,内部设施更臻完善,即安静又舒适,被法国旅游局定为2星级酒店,目前共有26间客房,入宿价格每晚在60到70多欧元之间。杨女士说,来酒店住宿的中国客人不到5%,大部分旅客是法国行政机关的办事人员,“有些人常来常往,大家都很熟了。”
从杨艳春接手经营这家酒店以来,经常会有中国人上门来参观,周恩来的侄子和侄孙、蔡畅的女儿,还有一些研究历史的中国学者都特意来这里住上几天。她还听说,在房子没有改造前,邓颖超也曾来这里看过。据说,邓颖超来的时候,周恩来纪念碑还挂在一楼的窗户下面,后来巴黎市政府把纪念碑挪了个地方,移到了酒店大门十几米外的墙上。( 赵成)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