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我们应当在政治和历史的层面上进行对话,避免谈及宗教。毕竟,谁能和上帝争论呢?”
本刊记者/王艳
2007年11月27日,由美国提议并主持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根据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会议上发表的联合声明,双方将力争于2008年年底前达成协议,为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铺平道路。美国总统布什也保证,和平条约将在他离任前签署。
但历史却使人们无法乐观。这场漫长的冲突造就了一种“永动”的报复机制。如以色列作家大卫•格罗斯曼所言,死亡已经成为那片土地的生活方式。
冲突依然在延续,相互敌视的双方有怎样的心理困境?带着这个问题,《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于1月18日采访了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巴尔-塔尔。巴尔-塔尔长期从事战乱冲突中心理问题的研究,1月中旬,他应邀来北京参加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办的“当代武装冲突中的人道问题”研讨会。
“受害者心态被完整保存了下来”
中国新闻周刊:巴以之间存在一个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这个怪圈如何去打破?
巴尔-塔尔:这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通常需要由小团体做起。上世纪60年代,少数以色列人率先意识到,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巴以冲突。那时候,“和平解决”是危险和不爱国的,有些人甚至因此遭遇牢狱之灾。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设想被广泛接受了。因为以色列人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难道我们必须继续承受苦难吗?
同时,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推动了和平进程。比如,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了以色列。以色列人突然在阿拉伯一边发现了合作者。
不过,仅有政治环境的变化是不够的。政治家和媒体必须起到引导社会的作用,告诉人们事情存在另一种可能性,而不是控制舆论,让人们闭目塞听。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以色列的课本常被阿拉伯人描绘成“侵略者”,甚至是“暴民”“杀人犯”“毫无人性的敌人”。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才有所改善。阿拉伯人的形象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展示,他们也会被视为受害者。
中国新闻周刊:以色列的年轻一代是否继承了受害者心理?
巴尔-塔尔:首先,以色列人的受害者心态是有历史渊源的。根据《圣经》记载,因为犹太教被视为异端邪说,古犹太人只得离乡背井,不断迁徙。此外,罗马帝国打败了独立的犹太王国,并将众多犹太人放逐。历经两千年的放逐和压迫,犹太人开始重返祖先的家园,直到二战爆发。二战是犹太人苦难的顶峰,600万人被屠杀了。可怕的记忆播下了巴以战争的火种。犹太人把巴勒斯坦人以及其他阿拉伯人看成中东的“纳粹主义者”。
以色列人基本可以分成两类:大屠杀的幸存者和战后出生的人。幸存者们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参与战争。新生代虽然没有经历大屠杀,但国家却赋予了他们受害者的记忆。每年,政府都会送17000个以色列学生去波兰参观集中营。对于以色列青少年而言,这是一项必修课。家庭也会对后代诉说痛苦的经历。要知道,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没能幸免于难。所以,受害者心态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中国新闻周刊:制度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却不能改变宗教信仰。而后者正是巴以冲突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巴尔-塔尔:我们应当在政治和历史的层面上进行对话,避免谈及宗教。毕竟,谁能和上帝争论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有顽固的宗教群体。巴勒斯坦那边是哈马斯,以色列这边是激进的东正教徒。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妥协,拒绝让出任何一分“神赐予的土地”。
也许你会惊讶,以色列、巴勒斯坦还有一些外部力量已经成功地把许多宗教领导人聚齐到一起。他们在华盛顿会谈了4个月,然后发表了支持和平进程的声明。这是意义非凡的进展。当然,并非所有的宗教团体都接受这个声明,但这种对话本身就足以鼓舞人心。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