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7日电 2008年,普京总统两任届满。按照俄罗斯宪法规定,他不能再继续连任。因此,有关俄罗斯下任总统人选、普京卸任后的去向等问题就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各种猜测满天飞。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载文指出,直到12月10日,梅德韦杰夫被提出来后,虽然许多疑问仍不能彻底澄清,至少局面似乎有了些端倪。文章内容转载如下:
关于俄罗斯的政治运行机制
虽说按照宪法,俄罗斯建立了所谓“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普京等领导人也多次强调俄罗斯民主发展方向不会改变等等。但无论是第五届杜马选举,还是总统大选的安排,人们都明显可以看出人为安排的痕迹。说白了,就是极少部分政治精英内部操作,几个政治势力的内部磋商、协调,政权精心准备、安排和主导了这两次重要的选举,确保选举的方向和结果。这也就是为什么此次选举一直笼罩在迷雾之中,外界始终摸不着头脑、猜不到结果的原因。
众所周知,在1992年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俄罗斯政治长期陷入混乱局面。彼时人们看到的是:一方面,各种政治势力表面上按所谓民主程序就国家大事进行着徒劳的争论,私下里权力机构内部、利益集团的各种交易决定着一切;另一方面,动荡的政坛、激烈的党派斗争,冲突多于合作的行政与立法机关的关系,不仅使国家难于形成统一的经济建设方针、很难得到有效率的改革,而且经济往往成为政治的人质,所谓改革成为一种浪费社会资源的过程。民主政治模式欲达至的刺激经济增长、整合多元化社会的理想在这时不啻镜中花、水中月。
了解这段既没有民主,也缺乏效率的历史就清楚了,在民主制度不成熟、民主社会环境缺少理智基础的情况下,虽然今天的俄罗斯没有典型意义上的所谓“自由选举”,虽然大选更像是披着民主外衣的人为操作,但有控制的民主至少可以防止混乱民主带来的动荡,至少可以维持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至少可以争取某种效率。这也许不理想,更会让那些“民主原教旨”人士愤怒,但它就是今天俄罗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在民主与效率中更注重后者;在试图让民主建设一蹴而就的幻想根本无法实现时,优先稳定与发展。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