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在萨科齐手中的接力棒
从希拉克到萨科齐,法国政府领导人的更迭是否会影响中法关系,人们一直满腹狐疑
对更多的中国人来说,52岁的萨科齐无疑是陌生的。这个最初曾被中国媒体将名字翻译为“萨尔科奇”的法国新总统,自5月正式上任伊始,就令很多中国人满腹狐疑。人们不知道,希拉克时代中法“历史最好时期”的友谊,在萨科齐任内将会向何处去。
半年以后,萨科齐来了,带着20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从法兰西来到中国。他是为何而来,此行又将对今后的中法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最近连续几天传来的信息,让乐观的人更加乐观,怀疑的人也在谨慎地心怀期望。
为什么是西安
西安,这座中国西部的历史古城,无意中成为中法友谊的见证者。从密特朗到希拉克,法国总统对这座古韵十足的城市充满了感情。1983年5月,密特朗以总统身份访问西安时,曾点名要喝黄桂稠酒。他的继任者希拉克,更是对青铜器、壁画等中国文物欣赏有加。一段广为流传的逸事是,在参观汉阳陵地下博物馆时,听说强光对文物不利,希拉克曾当面阻止随行摄影记者开启闪光灯。
如今,轮到萨科齐了,他将访华第一站也选择在了西安。11月25日上午,萨科齐下飞机后就匆匆赶往秦始皇兵马俑参观。站在数千年历史的兵马俑面前,萨科齐想到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行前爱丽舍宫内部人士对这位总统先到西安的行程做了如下注解:这表明萨科齐对这座历史古都的向往和对中国文化的钟情。
或许还有一层意义爱丽舍宫没有点明,那就是对前面几任法国总统习惯的某种传承。“这个应该说有一定关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沈骥如研究员很赞同后面的这个解释:“虽然可能萨科齐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没有希拉克那么多,但他的行为本身就表示他尊重中国文化,想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个性鲜明的法兰西民族作为西方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对整个西方社会制度的变迁都产生过重要影响。而当一个强调自己民族特性的国家与中国古老的东方文明相遇,文化纽带的重要作用自然不言而喻。
在沈骥如看来,萨科齐首访西安,还与他计划中在核能、航空和铁路——法国对华贸易三大支柱上与中国开展更广泛合作有关。作为中国航天工业的中心之一,西安必将在中法航天合作方面大有作为。
务实的经贸合作
务实,是很多人对萨科齐的评价,也的确是他履新半年来的写照。他可以为弥补因伊拉克问题与美国的僵化关系,热情拥抱美国人,甚至不惜被人称为“谄媚”。“从历史上看,美国和法国一直是盟友关系,法国当时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只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插曲。”沈骥如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萨科齐修补与美国的关系,不等于说法国就会倒向美国。同样,与美国修好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和中国的关系变坏。
对华关系的务实,更多地体现在经贸合作上。过去希拉克每次来访,经贸关系都是不可或缺的重点。而这一次,国际舆论早已开始预测起萨科齐此行可能收到的“大礼”数量。“在中德关系出现波折的时候,作为欧洲大国的法国,分量自然随之上升。”《欧洲时报》在题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社论中,如是热情洋溢地分析萨科齐的中国之行。还有法国媒体报道说,法国阿海珐核电公司正积极参与中国广东阳江核电站的建设,向后者提供两座欧洲压水反应堆,总售价达36.6亿欧元。报道认为该项合作协议将在萨科齐访华时敲定。
浪漫的法国人,在与东方大国展开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将务实的经济牌打得游刃有余。这一点,他们的欧洲伙伴德国显然望尘莫及,至少目前如此。萨科齐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也强调,中法关系的鲜明特征就是“友谊和特殊信任”。“看得出来,他很愿意继续促进这种友好关系。所以我想,法国政府领导人的更迭,不会影响中法关系的继续良性发展。”沈骥如分析说。
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
早在2004年,中国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评价希拉克访华时曾表示,中法关系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这是由国际关系形势和中法两国利益决定的。中法合作互补性强,前景广阔。
吴建民所说的“历史最好”看上去正在不断得到拓展和延伸。2007年,中法经贸合作继续快速发展。有资料显示,法国是中国在欧盟成员国中第四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技术引进国。中法在航空航天、核能、铁路、汽车和零售业等方面都进行了互利共赢的合作。
如果把从希拉克到萨科齐时期的中法关系比作接力,萨科齐的这一棒将会怎样?“目前来看没有大的波折,接力过程比较顺利。”沈骥如显然属于乐观派,他认为,与个别欧洲国家搞所谓“意识形态外交”相比,法国一直尊重不同文明的和谐相处,“明显不一样”。至于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进一步加强全面合作”。
扩大合作领域确实是萨科齐的一个主张。他尤其对《国际先驱导报》强调了中法在环保领域的合作,这或许也将是中法经贸关系未来的一个新亮点。
当然,比如人民币汇率问题等,萨科齐也有不同的见解。所以,有观察家认为,由于萨科齐喜欢不按“游戏规则”出牌,中法关系未来是否有变数,还需多加观察。法国《回声报》11月23日就分析指出,萨科齐上台后与过去的“决裂”,对中法长期特殊关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在这种不确定的形势下,萨科齐如何重新确定自己的亚洲政策和对华政策,都需要时间做出评判。(晓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