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界希望默克尔能够致力于促使印度降低关税,减少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制定共同的质量标准。在汽车、生物、化工、医药和IT行业,德国企业在印度都有着很好的商机。此外,两国在科技和学术领域的合作也是默克尔这次访印的重点之一。德国希望通过出动一列名为“科学特快车”的火车,巡回印度五十六座城市,争取印度学生和高级技术人员到德国学习和工作。作为政府帮助德国企业扎根印度的具体措施,德国对印度每年6400万欧元的发展援助也将逐渐从帮助印度脱贫转向可为德国企业带来商机的环保和有效利用能源项目。此外,德国政府还将资助在印度建立一个科研中心,为德国机械适应当地市场需求提供科研支持。
当然默克尔访印也不仅是出于经济目的。默克尔在新德里强调了与印度价值观念的共同点,呼吁印度在气候变化、世贸多哈回合谈判和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等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德国对中国的战略
引人注目的是,默克尔访印前在本党亚洲政策会议上特意强调她绝没有针对中国打“印度牌”的意图。据德国媒体报道,她在访印时也曾表示印度是中国之后德国在亚洲的第二大对话伙伴。
但是从默克尔政党的亚洲战略文件观察,由于经济规模大、国际影响力提升以及意识形态与西方的差别,中国无疑已被德方视为亚洲崛起中最大的挑战。文件不仅强调了中国对西方工业国在能源、原材料、外贸等领域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还特别指称中国发展模式削弱了西方民主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对德国和欧洲在欧洲范围以外的经济、政治利益构成了挑战。
文件中还建议,德国应加强与亚洲的日本、印度、韩国和澳洲等国家来往,与美国合作,以避免中国等亚洲国家崛起造成区域不安。
从文件中可以看出,默克尔的基督教联盟党提出的应对中国崛起战略与美国的想法明显趋同,可以说包括三大要素:合作、塑造、防范。
合作:德国希望继续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鼓励占德国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到中国投资和期待中国企业增加在德投资,还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和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德国对外关系学会研究所所长桑德施耐德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与西方的确存在竞争关系,欧洲国家内部以及欧美之间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竞争关系。但面对中国崛起,目前欧洲人已认识必须通过与中方建设性合作来处理这种竞争关系。桑德施耐德还强调,任何毫无必要性地去增加对抗的企图都是会产生严重问题的。
塑造:默克尔的基督教联盟党在亚洲战略文件中强调,欧洲在与亚洲加强合作的同时,还必须在劳工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确保中国等亚洲大国与欧洲竞争的“公平性”,为此必须促使这些亚洲大国融入国际规则体系,使其成为美国人所说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该党建议的方案一是通过德国在今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时提议启动的“海利根达姆进程”逐步加深中国、印度等大国与八国集团的联系,另一种选择方式是加强包括主要发达国家和中、印等发展中大国的20国集团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加深中国等亚洲大国与经合组织的联系。
防范: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在其亚洲战略文件中强调,为应对中国等国崛起,首先欧盟内部必须加强团结,其次要加强与美国的对话协调,此外德国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化与传统亚洲盟友的关系,特别是日本、印度、韩国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有相同价值观国家的关系。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东亚学院东亚政治研究所所长辜学武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认为,这是柏林对中国防范心理的体现。这其实是在向美国学习,在跟中国建设性交往的同时,不放弃或是更加大力度地发展与中国周边国家和其他亚洲大国的关系,以防万一。这实际上是一种分散风险的做法,以应对万一与中国的关系出现僵局、中国崛起出现一些波折或是与中国打交道时力不从心的情况。
不难看出,德国基督教联盟党在亚洲战略文件中谈及中国问题时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其实,用价值观念主导德国外交政策的制订并不是很新的发展,但是在一份党的战略文件中对中国发展、特别是发展模式指手画脚却是一个新的动作。战略文件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目前尚待观察。代表社民党参加默克尔联合政府的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不久前就公开批评默克尔高调会见达赖意在作秀。
值得注意的是,炒作中国问题目前在德国颇有卖点。几个月前有关中国今年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新闻报道充斥德国媒体。前段时间德国《明镜》周刊则刊登耸人听闻的封面故事,声称中国黑客侵入德国总理府是中国军方所为,并声称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和科学家中有许多人是中国间谍。德国发行量最大的《图片报》也在不久前德国市场牛奶涨价之际登出大标题文章声称中国人把德国人的牛奶给喝走了。这些都凸现了此间不少人对中国崛起的“不平衡心态”。
全球化的发展给各国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各国有权根据各自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各国也需要通过建设性的合作与对话,寻求扩大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带着西方优越论心理,只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又以各种借口去约束别人的发展,这并不是公平竞争,也不利于全球化的良性发展。(班玮)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该刊联系。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