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但欧美一些国家认为伊朗在拖延时间,您怎么看?
巴拉迪: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宣布伊朗的核计划完全是它所宣称的“仅限于和平用途”。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发现伊朗秘密运作核设施,我们也没有证据表明伊朗的核计划已经朝着制造核武器的方向发展。
如果伊朗在接下去的几个月与原子能机构充分合作,我们会对伊朗核计划的现状更加明确。我认为,国际社会应当对伊朗更有耐心,伊朗方面也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与妥协,来赢取国际社会的信任。
记者:作为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在处理伊朗核危机这样的棘手问题时,您一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吧?
巴拉迪:压力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只要我们站在完全客观、专业的立场处理问题,压力来了,也还会离开。我相信,伊朗核问题还有谈判的空间。我们会继续鼓励伊朗与国际社会合作,我们也会继续努力不断创造合作的条件。
伊朗核问题关系着整个中东局势的和平与稳定。我希望我们能够和平解决这一问题,而不是“火上浇油”。
记者:利用核能必然面临被滥用的危险,如何处理和平利用核能与一些国家可能滥用核能、制造核武器之间的矛盾?
巴拉迪:我们必须承认,能够利用核能,意味着距离制造核武器并不遥远,这给全球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同时,积极推动各国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近年来,世界经济虽然得到不断发展,但恐怖主义、核威胁等活动却导致人类的不安全感与日剧增。“发展和安全”,是国际原子能机构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记者: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已有20年的时间,并且制定了积极发展核能的政策。您如何评价中国在机构中的作用?
巴拉迪: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在原子能机构中也非常明显。
近年来,双方的合作日益密切。原子能机构已与中国方面共同成立了培训中心,培训安全利用核能方面的人才。随着中国各方面技术的日益成熟,中国在利用核能方面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接受者”,更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者”。前些日子我还收到了中国总理温家宝的贺电,表示中国将继续致力于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工作。对此,我表示非常感谢。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要求非常迫切。中国政府制定了积极发展核电的政策,计划将核电总量到2020年之前增加5倍。对此我非常赞同。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仅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还能使利用者较容易地实现能源独立而不是过于依赖能源进口。这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该刊联系。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