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85年,东莞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辖。
东莞现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440个村委会,156个居委会。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至200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68.31万人,常住人口674.88万人。此外,还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东莞属珠江、东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丰富的土地、森林资源。东莞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3.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2042.6毫米。地势自东往西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线115.98公里(含内航道);既宜于发展粮食生产,又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东莞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高产区盛产水稻、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橙、柑、桔等岭南佳果,水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东莞选择白玉兰为东莞市市花,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东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地理人文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不断文明进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东莞市生产总值(GDP)262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工业总产值5512亿元,增长22.4%,财政总收入4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出口总额47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365.65亿元,比年初增长16.9%。
东莞经济以外向型为主,特别是工业,大部分的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都离不开国际市场。
实际利用外资:东莞利用外资从“三来一补”起步,逐步发展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投资者来自香港、台湾、日本、南韩、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芬兰、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全球100强企业有13家,500强企业有45家,境外上市公司有800多家。其中包括美国的杜邦、瑞士的雀巢、荷兰的菲利浦、德国的赫司特、法国的汤姆逊、韩国的三星、日本的日立、新日铁、索尼、住友金属、英国的太古集团、芬兰的诺基亚以及香港的伟易达等。到2006年底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约228多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2006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42.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进口总额368.45亿美元,增长10.2%;出口总额473.76亿美元,增长15.8%。
东莞交通、通信发达,电源充足,淡水资源丰富,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发展工农业生产条件甚为有利。
港口:东莞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历来就是我国南方的重要门户,溯珠江而上,可分别通达粤东、粤北、粤西乃至广西等地。主要港口──虎门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每天都有客货轮直达香港。目前虎门港有泊位104个,港口货物集散非常方便。
铁路:东莞是广九铁路、广深准高速铁路、广梅汕铁路与大京九铁路的交汇点,呈人字形于常平镇分别向南、北和东部伸延,贯通我市埔田、丘陵、山区等东部各镇区。东莞铁路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北京、上海至九龙直通旅客列车的出入境检查检验手续在这里办理,往来港九、北京以及上海、华东等地区极为便利。
机场:东莞虽然没有自建机场,但周边有多个机场可供利用。沿广深珠高速公路,北有广州白云机场,南有深圳机场;一百公里左右有珠海机场、佛山机场以及香港新机场。市内设有多个民航代办处和40多个业务点,办理各航线客货运输业务甚为便捷。
公路: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含乡村道路)3891公里,公路密度157.8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619公里,密度146.8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155公里,密度6.29公里/百平方公里。2006年客货运输全面增长,公路运输4930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27.86亿吨公里;全年公路运输完成旅客发送3.51亿人,旅客周转量121.1亿人公里。
通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莞通信事业也蓬勃兴起。一个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纤化、数字化的现代通信网络已经建成。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各种无线寻呼被普遍应用,全市城乡各地与国内、国际通话都极为方便。至2006年末,全市程控电话用户461.31万户,比上年增加76.8万户,其中普通固定电话164.62万户,增加10.9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16.34万户,增加199.94万户;互联网用户58.03万户,比上年增加4.2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47.46万户,增加12.29万户。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46.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电力:东莞一向十分重视电源电网建设,国家在这里建设的沙角电厂,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之一,发电装机容量388万千瓦。另外,本市自行建设的电厂18间,发电装机容量261.77万千瓦。电网建设方面,全市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5座,主变容量3178.2万千伏安,各镇区均有二到三座110或220千伏变电站,2006年供电量472.01亿千瓦时。
供排水:主要的供水工程有东深供水工程、东江引水工程以及分布全市各镇区的自来水厂。
东深供水工程是国家建设的大型供水工程,主要供水香港、深圳及本市沿途各镇。今年第四期扩建工程完成后,年供水量可达24.23亿立方米,其中供香港11亿立方米。
东江引水工程是本市自行兴建的大型引水工程,全长83公里。其主要功能一方面排除内涝积水;另一方面引东江淡水灌溉沿线耕地及沿海咸潮地区,解决沿途14个镇区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自来水厂原来主要以各镇区为单位兴建,目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8.6%。为了进一步提高供水质量,我市先后展开了市中西部供水工程、东部供水工程、水乡片供水工程的建设,建成后供水能力将超200万m3/日。目前,已建成的现代化大型水厂3座,大型供水网250公里,供水规模居广州、深圳之后排第三位。全市日供水能力达到600万m3,全市大部分地区已饮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东莞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更是蓬勃发展,整个思想文化建设有了长足进步。
教育: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4所、成人高等教育机构5所、普通高中(含完中)39所、中等职业学校24所、初级中学5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5所,另有幼儿园605所,基本建立起从幼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到成人终身教育的比较完整协调的教育体系。在1995年,全市已普及了高中教育。
2006年本市户籍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7.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4.8%,升入各类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有2.98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8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10万人。;成人教育持续发展,全年培训量达13.6万人次。2006年普通高等院校共招收本科、专科学生8032人,毕业学生2269人,在校学生2.2万人。
2005年全市教育经费来源59.25亿元,教育经费支出57.88亿元。2006年9月开始统发全市公办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免除本地户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6年东莞获得了“广东省教育强市”称号。
科技:2006年,全市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4家,累计达到311家。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190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高新技术产品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增长22.4%;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增长29.7%。2006年,全市新增市级民营科技企业200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63家,分别累计达到1300家和359家。
2006年,全市新增中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104个。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9879件、授权量4872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7.6%和56.5%,两项指标均名列全省第四。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53件,授权量28件;实用新型申请量2603件,授权量1729件;外观设计申请量6723件,授权量3115件。
文化:全年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2.73亿元,建筑面积535万平方米。至年末,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站33个,公共图书馆1222个,博物馆21个,文化广场481个,艺术表演场所35个,电影放映单位51个。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全市有公共广播节目50套,公共电视节目37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继续推进,全市覆盖率达到100%。新闻出版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共出版报纸1323.23万份,各类杂志147.22万册,图书16.04万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创作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电影放映2.13万场次,观众553.6万人次。
卫生: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和健康城市建设,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提高。至2006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1210个。其中,医院56个,门诊部372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74个。全市有民办医院14所。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2.2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6603人,执业助理医师2026人,注册护士7835人。全市拥有病床床位1.33万张。全年诊疗人数3867.16万人次,入院人数47.96万人,治愈率达70.96%。全市有国家卫生镇11个,省卫生镇10个,市卫生镇7个。
体育: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全年东莞运动员共获得73枚金牌、86枚银牌、27枚铜牌。其中夺得国际赛金牌3枚、银牌3枚;夺得亚洲赛金牌17枚、银牌15枚、铜牌7枚;夺得全国赛金牌21枚、银牌17枚、铜牌20枚;夺得广东省赛金牌32枚、银牌51枚。宏远男子篮球队连续三次夺得CBA总冠军。2006年东莞成功承办了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并荣获十一届省运会团体总分第四名。
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全年举办市级综合和单项比赛7次,参加人数2.5万人次;举办镇街级综合运动会10次,参加人数3万人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50次,参加人数20万人次。社区健身设施建设投入加大。至年末,全市共建成社区公共运动场所79个,占地面积5.93万平方米,建设面积4.74万平方米。
由于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东莞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良风美俗进一步弘扬。近年来,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还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禁毒先进单位、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篮球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典范品牌城市、制造业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