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分子的“反扑”,西方“反恐不力”的指责,“红色清真寺”事件的冲击,国内反对派的鼓噪……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似乎正经受着腹背受敌的煎熬。在国内大选临近的敏感时刻,经受考验的不仅是这位军人总统的意志力,还有他的治国哲学。
讲究策略的军人总统
作为巴基斯坦总统,除重大国务活动外,穆沙拉夫其实并不喜欢穿着西装在伊斯兰堡的总统府办公,他更愿意在伊斯兰堡以南约30公里的陆军总部办公,并穿着军装会见外宾。
穆沙拉夫应该算得上一个刚柔并济的人。作为将军,他并不黩武;身为总统,他也并不像外界传闻的那么独断。
有几个事件可以说明这一点。
对于今年3月由罢免首席大法官引起的骚乱,这位总统表示,反对派将这一问题政治化了。尽管如此,他仍愿意接受最高法院对首席大法官问题做出的任何裁决,因为这是一个纯粹的司法案件。
穆沙拉夫是这么说的,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当巴最高法院7月20日做出让首席大法官乔杜里官复原职的裁决之后,穆沙拉夫说,他尊重最高法院的裁决,并表示愿意同复职的乔杜里和谐相处。
在处理7月的“红色清真寺”危机时,穆沙拉夫更是慎之又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是有区别的,因而要用不同的办法加以处理。恐怖分子滥杀无辜,政府可以用军事手段将其消灭。极端主义无影无形,它深藏在人们的思想里,而用军事手段是无法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的。当然,对于极端主义也必须保持警惕,因为它也会发展成为恐怖主义。
基于这种想法,即使是在“红色清真寺”下属宗教学校学生在伊斯兰堡侵占公共设施、打砸音像店、绑架警察和外国人的情况下,穆沙拉夫及其领导的政府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克制。但“红色清真寺”内的大毛拉阿齐兹和加齐兄弟却是有峙无恐,把政府的忍让当成软弱,进而发展到抢夺警方枪支并向警方开枪的地步。
穆沙拉夫的克制政策受到国内舆论和一些反对党派的普遍批评,指其试图用“红色清真寺”事件转移视线,使舆论不要过多地关注首席大法官事件引发的司法危机。
最后,面对各方压力,加上有证据表明“红色清真寺”私藏有大量武器弹药,并窝藏着与“基地”组织有关的恐怖分子,穆沙拉夫不得不将“红色清真寺”问题定为“敌我矛盾”,最后调反恐特种部队对其采取军事行动。
8月8日,由于穆沙拉夫宣布将不出席早就计划要参加的次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举行的首届巴基斯坦-阿富汗部落长老联合和平会议,关于总统要实行紧急状态的传闻迅速在巴国内传开,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然而,穆沙拉夫没有动用军队来维持秩序。
另外,还是根据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有区别的思路,穆沙拉夫政府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同巴联邦管辖的部落地区南瓦济里斯坦和北瓦济里斯坦签订了停火协议。协议规定,只要当地武装人员放下武器,无论他们过去支持过“基地”组织还是塔利班,政府方面都不予追究。上述协议的确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这些地区曾出现短暂的和平景象。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