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为北冰洋权益吵得不可开交,“世界警察”自然不会坐视不理。美国虽然表面上主张开发北极应走更加开放的道路以缓和各国的矛盾,但实际上并没有放松实质力量的准备。
早在1946年,美国便开始在北极地区进行大规模考察;而后随着北约组织的成立,美国更是在从阿拉斯加到冰岛的漫长北极线上建起了弹道导弹预警系统,部署了相当规模的远程相控阵雷达、战略核潜艇、弹道导弹和截击机,并联合加拿大成立了“北美空间防御司令部”。通过一系列实质性的行动,美国已在北极周边部署了强大的联合军事力量,为其政治意图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实力基础。
文攻武备,群雄逐鹿,环绕北冰洋的西方国家冲突不断加剧,其根源就在于这一地区蕴含着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
冰盖之下的核暗潮
北极圈内的皑皑冰雪之下,涌动着21世纪核威慑力量角逐的暗流。
北极地区常常暴风雪肆虐,乌云翻滚,再加上厚达数米的大冰盖,这一切都阻挡了包括海洋监视卫星在内的所有传感器对冰层下面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追踪与监视。核潜艇之所以能够在北冰洋水下隐蔽待命,还因为在此可以躲避无法进行“破冰之旅”的水面舰艇的追击——又让人想起丹布朗《骗局》中那难以突破的深厚冰层。
目前,世界上主要大国和军事强国都在北半球,北极圈与这些国家有着相同的最短距离,因而这里便成了地球上最安全、最理想的水下弹道导弹发射阵地。
苏联和俄罗斯海军的“台风”级、DⅢ和DⅣ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早已常年在北冰洋深海里游弋,执行核战略威慑巡航值班任务。
虽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便开始不分昼夜地监视北冰洋上空的“风吹草动”,但这显然不是全部——2004年底,美国紧临北冰洋的阿拉斯加中部的麦格拉斯堡空军基地建立起了第一个陆基“战区高空拦截弹”发射阵地,部署了24枚高空反弹道导弹。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使美国对北冰洋海域感到放心,因为这片冰封的海洋实在是距美国本土太近了,破冰而出的潜射弹道导弹用不了10分钟就可打到美国腹地的战略目标。
北冰洋航道的价值
随着北极地区气温上升、冰层融化,再过15年,横穿加拿大北极群岛、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即著名的“西北通道”,每年将会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通航,成为国际海运航线的一部分。
北冰洋一旦通航,便可成为北美洲、北欧地区和东北亚国家之间最快捷的通道。例如,华盛顿到莫斯科的北冰洋航线要比经过欧洲的航线近1000多公里;从伦敦通向东京的海运线目前需绕道巴拿马运河,如能穿行北冰洋,那么整个航程将由现在的2.8万公里缩短为1.64万公里。
加拿大魁北克学院国际部教授拉塞尔说,随着北冰洋海冰消融和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加拿大沿岸的“西北通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北方通道”将成为新的“大西洋-太平洋轴心航线”。欧、亚和北美洲之间的航线将缩短6000~8000公里。在这种情况之下,谁控制了北冰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经济的新走廊。
北极权益如何划分
目前难以解决的北极争端,其症结在于国际法和国际条约的不完善,特别是对北冰洋权益如何划分,目前尚无据可循。
在这个方面,曾经有一个“斯瓦尔巴条约”,它也叫《关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条约》,是迄今为止北极圈地区唯一具有国际色彩的政府间条约。
斯瓦尔巴群岛自从1596年6月19日被发现后,各国“淘金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随之产生。为了调和各国行为、化解冲突和矛盾、维护共同利益,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荷兰及日本等18个国家于1920年2月9日在巴黎签订了“斯瓦尔巴条约”。到1925年,中国、苏联、德国、芬兰、西班牙等33个国家也参加了该条约,成为协约国。
该条约使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北极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非军事区。条约承认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
该条约可以说是当代解决国际海洋权益争端的一个典范,为冲突各方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也是避免冲突升级损害共同利益的唯一办法。
因此,北冰洋冲突各方完全可以而且有必要按相同的思路签订一个类似于“斯瓦尔巴条约”的公约,理顺各方关系、调和各方冲突,在北冰洋地区形成和平、和谐的环境,这样才能保证各国的共同开发,确保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刘江平 余建军)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