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3日电 针对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新加坡《联合早报》22日发文说,抛却种族身份,回归个人成长环境,韩裔凶手赵承熙的经历,不由得令人想起另一个大学生杀人案——中国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原文摘录如下:
突发事件出现那一刻的判断,往往体现人的心底潜意识。自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屠杀惨案发生、电视报道凶手怀疑为亚裔的开始,很多在美国的华人和在大陆的中国人都很担心,制造这样惨绝人寰的杀戮的凶手是华人或中国人。
真相大白之后有如释重负的放松,但是又轮到韩国人开始沉重起来。一些媒体和评论于是开始反思华人和亚洲国家为何总是容易将个体的行为与整个国家或民族联系起来想象,是否属于民族不自信的表现?
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移民社会,来自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移民加起来,在总量上占了不小的比例,但是这些移民组成的各自社群,相对美国主流社会来说,自身其实又是比较弱势,属于所谓的少数族群。
一个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的韩国青年枪杀这么多条人命,虽然严肃的媒体不会将议题引导转向种族课题,公共舆论也频频出现理性看待事件的呼吁,但在民间,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冲击,以致对亚裔形成一些偏激的看法。
一位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修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就写道,和她一起学习的纽约《每日新闻》的一位新闻工作者在枪击案后的一次课堂上,听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对枪击案的评论,发现他们讨论校园枪击案的时候已经很有种族歧视的倾向,攻击韩国留学生,攻击韩国文化。这位来自海地的黑人是第二代移民,她少数族裔的背景让她鲜明地反对用这样的方式来思考刚刚发生的悲剧。“你怎么能想象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这些接受高等教育的最优秀的人,他们能说出这样的话?!”
悲剧之后的省思、讨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答案,就像美国NBC是否应该播出韩国枪手寄出的录像带和照片引起激烈争辩一样。但是,痛定思痛,悲剧总有其根源,而有些根源,可能离一般人并不遥远,或许努力一下,是可以改变的。
赵承熙在美国的成长并不如意,家庭贫困、自闭、被同学嘲笑,很多移民的孩子都承受过这样的磨炼,但是不同人对压力和压抑的反应是不同的,直接影响到其社会行为。赵承熙的经历,不由得令人想起另一个大学生杀人案——中国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他在2004年杀害了四名同班同学,逃亡28天后被捕,最终被判处死刑。
马加爵成长于农村,家境贫寒,进入大学后深感自卑,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以讥讽的口吻跟他讲话。日积月累的心理压抑在一次与同学打牌、被指责打牌经常作弊后,终于爆发,对平时相处不错的同班同学下了毒手。事件在2004年的中国引起了激烈的回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的贫富差距都是反思的对象。
从某种程度上说,赵承熙的成长环境和马加爵有相似的地方。马加爵虽然没有移民出国,但是就从贫瘠的乡村到繁华的都市求学而言,在他身上体现出的两者之间的鸿沟、差异、生活水准,乃至社会的认同和价值观,都不亚于移民出国的震荡。他们都是属于家庭贫困、个性内向,难以融入社会/城市,就边缘性而言,少数族裔的移民和偏远农村的学生,有着共同的体验。
赵承熙和马加爵同样的悲哀在于,他们最终的心理畸形可能是在碰到一个又一个的钉子之后形成的。在这些过程中,他们或许不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处事原则,但是外人“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小小问候、关心,可能就能够帮助其心态的改变。一个人曾写信称马加爵为“弟”,竟然让他热泪盈眶;马加爵被送入监狱换上囚衣时说,这是他一生穿过的最好的衣服!此语令人动容不已。
在一些地方的移民社群或是少数边缘社群,由于心理调适不当或是备感委屈,有时不免爆出惊人的事件,但不经意间的一些温情,或许就能够温暖一个可能扭曲的心灵。正如《诗经·木瓜》篇所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周兆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