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赖斯。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
6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赖斯。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
中新网7月9日电 美国《侨报》7月8日发表评论文章说,奥巴马与麦凯恩选战正酣,华人更关注结果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将产生何等影响。两人对华政策基本相同,有差异,但不大。中美关系可望长期相对稳定,继续呈现“竞争与合作并存,以合作为主;发展伴随摩擦,不断前进”的状态。
文章摘录如下:
美国将继续长期保持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受战争拖累,国际形象严重受损,政治号召力下降;美元贬值、物价高涨导致美国经济衰减;新保守主义势力凋谢,白宫从单边主义回到多边主义,国际协商与合作重新受到重视和尊重。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综合实力与美国相比仍存很大差距,国内面临的挑战也还很多。但不可否认,中国是发展最快的大国、东方经济的“火车头”,无论在亚洲还是全球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这就构成了“非对等均势状态”,而且可能维持几十年。
美中合作的基础是共同利益。美国国务卿赖斯在最近出版的《外交事务》7/8月合刊上发表《国家利益再思考》,其中写道:“美国和中俄关系更多地植根于共同利益,而非共同价值观”。当今中美经济利益息息相关,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共同担负着引领世界经济的重任。
美国财政部网站透露,截至4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5020亿美元。因此有议员担心,中国一旦抛售这些国债,势将危及美国安全。殊不知,庞大的债务把两国紧紧拴在一起,好比“一根绳上的两个蚂蚱”。
美中还是两个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废气排放国,在能源与环保领域也只能加强合作。在不久前闭幕的中美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上,两国签署了“能源与环保十年框架”,这亦是两国合起来对世界的贡献。此外,处理国际重大问题,也离不开两国合作。例如,取得重大进展的朝核问题,就是两国合力的结果。还有伊核问题、反恐、防扩散等,更多地方需要合作。
美中合作多年,特别是布什任内,两国逐步建立起一系列机制:战略经济对话、三条热线(元首热线、外长热线、军事热线)、两大机制(议会交流合作机制、军事互访与交流机制)等,已形成一个相当完整的“交流合作网”。这个“网”来之不易,哪怕只是局部拆卸,也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两国都不愿看到的。
美中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闭幕后,传出一种杂音:这将是“绝唱”,理由是对话“不解决实质问题”。对此,参加对话的美方特使霍默尔作了回答:“对话是个非常好的主意,高层、战略、长远、兼顾优先的机制,能处理长远问题和双边关系,这种机制应传承到任何一届政府去。”
当然,美中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如果眼光短浅,抓住具体问题针锋相对,很可能无解,只有站在战略高度,求同存异,平等协商,才能互利双赢。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3月5日在接受《侨报》专访时指出,“在对华政策上,总体上美国两党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是逐步达成的,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力克提出中国是“利益攸关者”,得到普遍赞同,也是两党一致的重要共识。
此番选战,中国未被列入重要辩题,固然因为民众当前最关心经济问题和伊战,也因为两党对华政策分歧不大,没有多少好争论的。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5月1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过去7年,全美435个国会众议员选区中406个选区(占九成三)对中国出口增长超过100%,有些州连制造业产品对华出口都大幅增长。选民从中国得到实惠,也使议员门不得不承认中国是“利益攸关者”。(方焰)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