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12时,正在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东京首相官邸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共同签订题为《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的中日之间第4份重要政治文件。图为双方在签字结束、互换文件后握手。 中新社发 关妍 摄
|
5月7日上午12时,正在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东京首相官邸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共同签订题为《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的中日之间第4份重要政治文件。图为双方在签字结束、互换文件后握手。 中新社发 关妍 摄
|
中新网6月2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2日发表文章说,中日首脑“互惠“的外交秀刚刚结束,福田转身已瞄准非洲的舞台,摆出和中国公开打擂台的姿态。可见观察东亚“暖春”气流的走向,既不能远离国际政治的残酷现实,更不能有一厢情愿、不切实际的诠释。
文章摘录如下:
在《日本传媒怎样帮福田打牌》一文中,笔者分析了日本大众传媒与官方政策巧妙配合的特性,及官方的场面话与传媒舆论导向两者之间虚虚实实的现象。本文则想从日本传媒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期间的大量报道与评论中,进一步梳理日本的舆论诱导方向。
仔细分析日方对胡锦涛此行的期待,不外是下列的三大礼物:一是答应不再“纠缠历史问题”;二是支持日本“入常”;三是在东海油气田问题上让步。
在这三大礼物当中,东京知道最具体、但也最费劲的是东海油气田的问题。因为这既牵涉两国领土主权的敏感问题,也关系两国的切身利益。在这事关资源争夺与分配的问题上,要从讲究“实利”(日本传媒语)的“务实派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手中获得具体的利益,当然得有艰苦的谈判。也正因为如此,围绕着东海油气田问题,两国代表一直处于僵持不下的局面。
从日本传媒的报道中,不难发现日方急待问题之早日解决;反之,中方似有采取缓兵之计之嫌。针对北京一度表示“未必一定要在胡主席此行作出结论“的态度,不少日本媒体便颇有怨言,其中有者还进而申斥中方缺乏诚意。
东京之所以希望东海问题速战速决,说穿了,是它认为此刻是讨价还价的最佳时刻。因为东数西算,东京明白其手头上的王牌,除了“毒饺”牌之外,其实就只有飞来横财的“西藏”牌;而这两张王牌的有效期(日人称之为“尝味期”),就将于今年8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成双失效。
因为,所谓“西藏”牌,虽然挂的是“人权”与“人道”的旗号,但从一开始就与“抵制奥运”牌紧密挂钩。
至于“毒饺问题”,如果是从食品安全和食品犯罪着眼,中日两国确有迅速查明真相的必要。因为,在这人命关天的问题上,没有一方可以推诿其迅速调查与解决问题的重大责任;作为食品输出大国的中国,不管此次事件结果如何,也应该以此为契机,严格管制其食品的生产与流通过程,并拟定其一套有效而令人信服的食品安全管制方法和加强其有关的教育。
但与此同时,从日本大报一月底以来铺天盖地的渲染,及往后电视无时无刻不在滚动有关“毒饺子”、“杀人饺子”等颇具煽情的报道和评论中,人们不能不担心此食品安全问题已被政治化。最明显的例子是,不少传媒从事件发生当天开始,就将饺子问题和北京奥运会相结合,而设定如下的议题:这样的国家,是否有资格主办奥运会?奥运会办得成吗?
换句话说,“饺子中毒事件”早已升格为“毒饺”牌。从这个角度来看,和“西藏”牌相配套,“毒饺”牌成为了日本隐型的“奥运抵制”牌。福田首相之所以迟迟不愿干脆利落地表示他将出席奥运会开幕式,一方面固然与其政权究竟还能支撑至何时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想故弄玄虚,从而抬高其身价。至于扮演舆论压力角色的媒体,更不能不快马加鞭,协助官方猛打其即将失效的这两张王牌。
当然,在猛打其王牌之后,日本主流媒体也知道,这回两国首脑对春晓油气田附近海域共同开发达成的共识(具体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商榷而未公布),已是北京所能容忍与妥协的极限。各大报虽未对此“会谈成果”(福田首相语)大声欢呼,但从其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基本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至于北京领导人这回对日本入常问题的态度,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而令日方有美中不足之感,但各报同意已比去年12月温家宝总理访日时的表示“留意”的表述,向前跨进了一步。
据日方发表的内容,在有关日本入常的问题上,胡主席指出:“中国对日本在联合国的贡献给与积极的评价。中国重视日本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并希望日本在国际社会扮演更重大的建设性角色。(从我的发言中)我希望(日本)能感受到中国方面积极的态度。”这样的表述,既可视之为画饼充饥的外交辞令,也可解释为中方的“极大让步”。 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一向口径统一的日本报章在处理有关会谈结果的大标题上,其遣词用字有较大的差异。
仔细比较各大报(大阪版)5月8日的报道,不难发现三家全国大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和《每日新闻》)皆未把入常问题列入头版的题标,而把重点放在油气田的协议上。《朝日新闻》的大标题是《油气田协议(进入)最终阶段》,《读卖新闻》是《日中油气田朝向共同开发》;《每日新闻》则为《日中油气田相互靠拢》。
与此同时,三大报在内页的大标题都强调两国首脑共同夸示此次演出之成功。《朝日》的标题是《日中的成果、拼命地演出》、《读卖》为《日中“成果”演出》。至于《每日》的标题,则指出《“新阶段的日中关系”之演出》。换句话说,影响力巨大的全国性三大报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是:这是一场外交秀。
与此相反,三大报以外的日本主要报章对北京领导人对入常问题的表态予以较大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的大标题是《“理解”日本入常之意愿》,《京都新闻》的头版头条新闻(共同社供稿)的大标题是《对日本入常予以肯定》。就连在三天前还将中国领导人此行定性为“没有成果之旅”的《产经新闻》(大阪版)也在头版打下《胡主席对日本入常予以肯定》的标题。不过,在一篇新闻背景的分析文章中,该报北京特派员强调中日关系要真正进入新阶段并不容易。文章指出:“在对日问题上,保守派长老的影响力虽然已经消失,但还得面对国内追求国益,及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一代的反日舆论的压力。”
换句话说,正如CNN等西方媒体不畏中国政府,但对中国网民的反应不能不加以留意的心态一般,以右派压力集团自居的《产经新闻》此刻死盯住中国的,也是官方无法全面左右,且没有组织性的舆论个体户--中国网民。
当然,三大报不突出北京对入常问题的进一步表态(哪怕是外交辞令),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此表述所含意义之不加重视。在解读有关的发言时,《朝日新闻》就不忘引述日本外务省干部的如下评语:“至少(对方今后)不会采取与此相反的行动吧!我们存有如此之期待。“《每日新闻》则进一步作出如下之诠释:(北京)即使是不(正面)支持日本入常,但至少不会在其影响力所及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反对的工作。这是最起码的保证。
基于上述的信念或者说首脑会谈的成果,福田首相在送走胡锦涛主席之后的首项任务,便是在横滨举行的非洲开发会议上,与到会的40余名非洲国家首脑举行马拉松式会谈。日本传媒毫不忌讳地表示此举目的有三:一是确保宝贵的天然资源,即石油和稀有金属;二是展开银弹攻势,大打“经济援助牌”,以便争取各国对日本入常之支持。三是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谋求制衡对策。
也就是说,中日首脑“互惠“的外交秀刚刚结束,福田转身已瞄准非洲的舞台,摆出和假想敌中国公开打擂台的姿态。可见观察东亚 “暖春“气流的走向,既不能远离国际政治的残酷现实,更不能有一厢情愿、不切实际的诠释。 (卓南生)
图片报道 | 更多>> |
|